新婚姻法與計劃生育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心俠;婚令與人口生育高峰[J];人口學刊;1982年03期
2 黃俊英;;婚姻速食時代來臨?[J];觀察與思考;2004年13期
3 呂國江;淺析新婚姻法關于重婚的規(guī)定[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04期
4 淮安;;外遇調查撞擊新婚姻法[J];伴侶(B版);2003年03期
5 范旭華;;對事實婚姻制度的幾點思考[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6 啜大鵬;;控制濫情世風[J];北京紀事;2001年10期
7 胡宏梅;我國新婚姻法的重大發(fā)展及不足[J];皖西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8 吳邦蘭;新婚姻法與計劃生育[J];人口研究;1981年02期
9 李春暉;對“夫妻財產制”的思考——試論新婚姻法及其解釋對婦女財產權的保護及不足[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S1期
10 閆桂芳,相里秋梅;試論我國新婚姻法中夫妻財產制的設定[J];太原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索立軍;朱佳秀;;談《婚姻法》對軍婚實行特殊保護[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1年
2 劉書鶴;劉廣新;;解決農村“兩大人口問題”的基本對策和首要對策——論實施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制度和建立漸進尚齒型社會養(yǎng)老保障制度[A];中國老年學學會2006年老年學學術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6年
3 蘇穎;楊磊;朱堯耿;;計劃生育家庭老齡服務體系建設的理論初探[A];科學儀器服務民生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1年
4 劉樹清;張壽昌;;淺議會標的制作工作[A];中國當代秘書群星文選[C];1999年
5 楊文麗;;超聲檢查在計劃生育“三情查體”中的應用[A];第三屆計劃生育與生殖健康學術交流大會論文匯編[C];2005年
6 劉朝暉;廖秦平;;全國連續(xù)3年婦科門診VVC流行病學調研[A];中華醫(yī)學會第一屆全球華人婦產科學術大會暨第三次全國婦產科中青年醫(yī)師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7 ;《一九八一年三級干部獎懲辦法(摘要)》[A];村民自治進程中的鄉(xiāng)村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1年
8 孫云;;計劃生育包器械集中回收方法及效果分析[A];中華護理學會第六屆消毒供應中心發(fā)展論壇暨兩岸四地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匯編(下冊)[C];2010年
9 劉玲琪;;西安市城鄉(xiāng)計劃生育家庭養(yǎng)老保障調查報告[A];道路 創(chuàng)新 發(fā)展——陜西省社會科學界第三屆(2009)學術年會暨陜西省社會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社會保障與就業(yè)論壇論文集[C];2009年
10 郝雪冬;;對新婚姻法的幾點看法——試論夫妻財產的約定[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新婚姻法 動了誰的奶酪?[N];麗水日報;2011年
2 記者 侯耀其;智利新婚姻法允許夫妻離婚[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3 秦祖文;新婚姻法司法解釋的尷尬[N];中華工商時報;2011年
4 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早報特約評論員 顧駿;新婚姻法解釋:有產者的重大勝利[N];東方早報;2011年
5 記者 流沙 夏天;新婚姻法司法解釋 觸動“圍城”內外[N];西部法制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婁荔;新婚姻法8大特點[N];深圳商報;2001年
7 早報記者 欒曉娜 韓曉蓉 實習生 文嬌;“女方在產證上加名”現(xiàn)象暫未涌現(xiàn)[N];東方早報;2011年
8 江西省吉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百姓眼中的新婚姻法[N];中國婦女報;2001年
9 趙中鵬;新婚姻法:需要解釋的還很多[N];遼寧日報;2002年
10 莒南縣人口計生局 褚鳳超 汲長蘭;莒南:“五五三”工作法創(chuàng)新計生新局面[N];山東科技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裴泓波;計劃生育/生殖健康權利的促進及其對計劃生育優(yōu)質服務質量的影響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2 趙洪鑫;中國三城市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生殖健康現(xiàn)況及優(yōu)質服務干預效果評價[D];復旦大學;2011年
3 梅軍;瀕危的家園[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4 洪娜;中國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徐劍;中國人口政策效果分析[D];吉林大學;2010年
6 蔣若凡;人口發(fā)展政府治理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7 楊發(fā)祥;當代中國計劃生育史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8 張覘宇;形狀記憶輸卵管避孕器材料的研制及應用基礎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8年
9 蘇建明;可持續(xù)發(fā)展視野下的四川生育政策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10 金文俊;甘肅省促進人口發(fā)展的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障制度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鳳鳴;建國初期上海新婚姻法運動歷史考察[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趙永春;建國初期農村社會新婚姻制度建立[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3 葛世濤;新婚姻法與建國初期婦女婚姻家庭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4 唐國榮;淺談我國計劃生育立法的完善[D];蘇州大學;2010年
5 宋利翱;農村計劃生育養(yǎng)老保險建設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1年
6 李丹丹;棗莊市計劃生育依法行政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7 岳增勇;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8 竇燕;安徽省農村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基礎建設及服務提供現(xiàn)狀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0年
9 牟宇峰;上海市寶山區(qū)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公共服務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羅開梅;三都水族自治縣計生獎扶政策實施效果分析[D];貴州民族學院;2010年
本文編號:2757978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falvlunwen/hyflw/2757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