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立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1-06 20:12
本文關鍵詞: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立法研究 出處:《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拒不支付 勞動報酬 勞動關系 用人單位 勞動者
【摘要】:勞動關系的界定是理解支付勞動報酬義務的基礎,也是研究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邏輯起點。勞動關系既包括勞動合同關系,也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是存在于勞動關系之中的權利義務主體;勞動報酬是勞動關系存在的重要表現形式,是雇用方因使用他人勞動力而支付的對價。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以行為人承擔支付義務為前提,以其能夠履行而不履行支付義務為要件,不作為性是該罪危害行為的唯一形式。
[Abstract]:The definition of labor relationship is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he obligation to pay for labor and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studying the crime of refusing to pay labor remuneration. The employer and the laborer are the subjects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existing in the labor relations; Labor compensation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labor relations and is the consideration paid by the employer for using the labor force of others. The crime of refusing to pay labor remuneration is based on the premise that the perpetrator assumes the obligation to pay. The omission is the only form of the crime.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
【分類號】:D922.5;D924.3
【正文快照】: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八)》第41條規(guī)定,在刑法第276條后增加一條,作為第276條之一,即“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侯玲玲;王全興;;勞動法上勞動者概念之研究[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6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良國;;專用性投資、勞動者保護與勞動合同解除權[J];當代法學;2006年05期
2 丁廣宇,肖v灻,
本文編號:1389356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falvlunwen/laodongfa/1389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