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設區(qū)、縣的地級市申報“較大的市”相關法律問題研究
本文關鍵詞:不設區(qū)、縣的地級市申報“較大的市”相關法律問題研究
【摘要】:"較大的市"的申報和審批實質上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分權、立法資源的重新配置等憲政問題。東莞作為一個不設區(qū)、縣的地級市積極申報"較大的市",提出了一個地方立法體制改革的新問題。應該通過修改《憲法》、改革地方立法體制來統(tǒng)一解決地級市的地方立法問題。如果暫不修改憲法,應當修改《地方組織法》、《立法法》等,由立法法明確地級市申請獲得地方立法權應具備的條件、具體規(guī)定申報、審批和救濟程序,并改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并劃定其立法權限。在暫不修政《憲法》的情況下,應由權力機關統(tǒng)一配置立法資源;明確中解決地方的立法權限;地方立法體制改革與城市、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結合起來考慮,與行政區(qū)劃調解結合起來進行。
【作者單位】: 東莞理工學院政法學院;江蘇省通州市人民檢察院;
【分類號】:D920.0
【正文快照】: 一、“較大的市”的概念以及相關地方立法制度在我國《憲法》中,“較大的市”這一概念或者稱謂最早分別先后在我國1953年《憲法》第53條第2款、1982年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以下簡稱《地方組織法》)第27條第2款和2000年頒布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譚紅,吳韶艷;關于我國憲法中公民基本權利若干觀點的評析[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2 楊榮;北京市基層管理體制的歷史變遷[J];北京社會科學;2004年01期
3 高四梅,任兆銀;執(zhí)政方式法制化:一種改革和完善黨的執(zhí)政方式的理性選擇[J];長白學刊;2003年02期
4 范毅,蔣祖順;“鄉(xiāng)政村治”的新課題:良性對接[J];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5 馬嶺;對《憲法》“序言”和“總綱”的修改建議[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6 李海文;“兩案”的審理及其歷史經驗[J];當代中國史研究;2001年05期
7 陳輝,謝世誠;建國初期城市居民委員會研究[J];當代中國史研究;2002年04期
8 龔向和;受教育的權利義務性質論辯[J];湖南社會科學;2003年04期
9 劉松山;專門委員會為何不能行使立法權和監(jiān)督權[J];法學評論;2000年04期
10 劉巍;;行政許可之地方立法控制[J];法學評論;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張新華;;《論十大關系》的文本解讀及相關文獻的比較研究[A];毛澤東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探索:第六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桑學成;;依法執(zhí)政與完善黨的執(zhí)政方式[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6年
3 劉莉;;關于西部礦產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地方立法研究[A];環(huán)境保護法制建設理論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曉燕;依法治國條件下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2 王磊;建設有中國特色黨政關系的理論思考[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3 王中汝;政治發(fā)展視野中的鄉(xiāng)鎮(zhèn)政權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4 陳章樂;社會主義法治化初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5 鐘愛軍;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政治權力關系[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6 劉仁文;刑事政策及其過程[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7 常超;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方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8 鄧泉國;中國城市社區(qū)居民自治[D];天津師范大學;2003年
9 許秀中;刑事政策系統(tǒng)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10 周由強;當代中國婚姻法治的變遷(1949—2003)[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韓威;1949—1956:中國法制建設的回顧與反思[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2 黃玉琦;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法制建設的發(fā)展歷程及其思考[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3 陳輝宗;中國農村村民自治的動力與空間[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4 張慶才;中國村民自治制度變遷與創(chuàng)新[D];廈門大學;2001年
5 李毅斌;彭真法制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6 程小彬;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7 沈長霞;現(xiàn)階段我國黨和國家權力機關關系探索[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8 陳洪勛;新時期黨轉變執(zhí)政方式的理論考察[D];湘潭大學;2003年
9 張慶彩;我國生態(tài)城市建設的立法保障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4年
10 上官酒瑞;村民自治: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理論與實踐[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蘇力;當代中國的中央與地方分權——重讀毛澤東《論十大關系》第五節(jié)[J];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02期
2 應松年,薛剛凌;地方制度研究新思路:中央與地方應用法律相規(guī)范[J];中國行政管理;2003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杜英歌;;美國州和市的法律關系研究及對我國地級市發(fā)展的啟示[J];中國行政管理;2009年04期
2 陳光;于海亭;;較大的市立法的制度變遷及其改進[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3 郭蓮;宋向杰;;“較大的市”立法權配置之反思[J];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4 張東華;;地方性法規(guī)立法監(jiān)督體系之構建——以較大的市為例[J];河北法學;2010年11期
5 曾源;戴巍;;“較大的市”之法制構建初探[J];才智;2011年32期
6 李兵;;國務院批準具有立法權的“較大的市”行為研究[J];行政法學研究;2006年02期
7 李兵;關于劃定具有立法權的“較大的市”的思考[J];法學;2005年09期
8 唐芬;劉永紅;;“較大的市”及其立法權探析[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9 陳斯喜,劉海濤;關于《立法法》制定過程中不同觀點的綜述[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10 ;執(zhí)法犯法 中國第一個地級市紀委書記落馬[J];決策探索;2004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王躍;;城市立法權:認可與規(guī)范優(yōu)于爭取[A];第三屆西部律師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姚小林;;地方立法立項的經濟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下冊)[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8條
1 佛山傳媒集團聯(lián)合報道組記者 吳禮暉 嚴瑾;再次呼吁重新審批“較大的市”[N];佛山日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王傈;科學發(fā)展的有力保障[N];淄博日報;2011年
3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 童之偉;法治:怎么表達也很緊要[N];南方周末;2010年
4 珠海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 王智斌;大膽探索 先行先試[N];珠海特區(qū)報;2011年
5 姜曉東;行政處罰條款豈能隨意設定[N];法制日報;2002年
6 本報法律組;業(yè)主裝修改變房屋結構 物業(yè)公司能否處罰業(yè)主[N];檢察日報;2004年
7 記者 蔣安杰;《中國法律發(fā)展報告2010—中國立法60年》隆重面世[N];法制日報;2011年
8 馬永波;不斷提高地方立法質量[N];人民日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朱清源;較大的市的立法權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2 都永娟;較大的市立法審查批準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張馨元;“較大的市”地方性法規(guī)的立法空間及趨勢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余卉穎;“較大的市”政府規(guī)章立法程序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5 戴斌;論委任立法[D];鄭州大學;2004年
6 文娟娟;地方政府規(guī)章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張子國;國務院規(guī)章備案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8 可欣;我國授權行政立法的實證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9 易君;論我國地方人大與常委會立法權限劃分[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珍珍;地方立法的擴張及其目的性引導[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166289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falvlunwen/lfsflw/1166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