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學習:立足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學習方式
本文選題:具身學習 + 實施價值; 參考:《當代教育科學》2017年09期
【摘要】:傳統(tǒng)的"離身"式學習制約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型,隨著具身認知理論的發(fā)展,具身學習在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wù)、培養(yǎng)高中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課程學習中強調(diào)的把握學生成長的時代特征、深度學習的促成、知情意的統(tǒng)一都可以在具身學習的視角下達成,在學習過程中重視多感官的參與、通過具身活動幫助學生體悟過程,從而提升思維品質(zhì)、通過對創(chuàng)新思維與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最終落實到正確價值觀的培育,以上轉(zhuǎn)型策略正是具身學習視角下的學習方式轉(zhuǎn)型的有益嘗試,也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全過程的課改實踐提供了新的視角。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detached" learning restrict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sty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physical cognition, physical learning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reating a person by virtue, and i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ore accomplishmen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emphasis in curriculum learning is to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growing times, the promotion of deep learning, the unity of knowledge, feelings and feelings can be achiev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physical learning,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articipation of multiple sense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Through physical activities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process, there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inking,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reflective ability to ultimately implement the cultivation of correct values, The above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is not only a beneficial attemp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learning sty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ysical learning, but also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o the whole course of education.
【作者單位】: 南京市第一中學;
【基金】:首批江蘇省基礎(chǔ)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指向深度學習的“學歷案”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規(guī)劃教育學一般課題“普通高中學生科學素養(yǎng)發(fā)展的研究”(編號BHA140112)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G632.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云海;徐興君;;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成績的基礎(chǔ)[J];今日科苑;2010年02期
2 鄧碧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人民教育;1963年05期
3 姜永志;;認真總結(jié)自己的經(jīng)驗[J];人民教育;1964年08期
4 張勇;;淺談高中數(shù)學學習方略[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4年07期
5 鈕曉瑩;;初中美術(shù)教學開展合作學習中的問題及應(yīng)對措施研究[J];美術(shù)教育研究;2014年10期
6 ;學生的學習過程的基本要素[J];中學生物學;2005年12期
7 ;學習要主動[J];中學生數(shù)理化(高考版);2009年Z1期
8 ;冷處理學習法[J];初中生優(yōu)秀作文;2011年04期
9 任艷霞;;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J];學苑教育;2012年04期
10 苗露;生活處處有數(shù)學[J];陜西教育(教育教學版);2003年1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瞿春波;;淺議合作學習之誤區(qū)[A];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格保耿;;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A];2014年5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3 陳先青;;還給學生學習的主動權(quán)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3卷)[C];2010年
4 張秀花;;學好高中數(shù)學的策略初探[A];2014年5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5 羅蓮;;淺談班主任如何營造班級的良好學習環(huán)境[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C];2009年
6 王開良;耿瓊?cè)A;;淺談數(shù)學“生本”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4卷)[C];2010年
7 車桂玲;;淺談英語學習中獨立性學習方式[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8 田文林;;物理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C];2009年
9 黃德椿;;在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學習[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3卷)[C];2010年
10 王文濤;;課程改革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永壽縣店頭中學 劉俊鋒;大力提倡合作學習 全面促進有效教學[N];咸陽日報;2009年
2 王亮;在合作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品質(zhì)[N];中國教師報;2006年
3 楊湘蘭 (作者單位:秦安一中);研究性學習的方法[N];甘肅日報;2007年
4 無錫市東亭中學 周小偉;課題學習——為數(shù)學教學插上創(chuàng)新的翅膀[N];江蘇法制報;2007年
5 遼寧師范大學紅旗高中 黃麗敏;化學課改的研究性學習思考[N];大連日報;2008年
6 張應(yīng)峰;關(guān)于語文教學中探究學習的幾點思考[N];伊犁日報(漢);2008年
7 張家洼街道成技校 宋敏芳;注重合作學習的實效性[N];萊蕪日報;2008年
8 江浩 王宇兵 張華中 孫蓮英;學習實踐 創(chuàng)新發(fā)展[N];大眾科技報;2009年
9 武威九中 顧元勝;淺議探究性學習在初中數(shù)學學習中的作用[N];武威日報;2009年
10 周帆;淺談培養(yǎng)初中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N];閩東日報;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馬相春;基于大數(shù)據(jù)的初中數(shù)學智慧學習系統(tǒng)模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7年
2 喬通;“運動與相互作用”主題中的重要概念及其學習進階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3 王永鋒;從“建構(gòu)性學習”到“學生有效參與”[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華;提高中職生語文課堂學習動力的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2 強敏;“學困生”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教育轉(zhuǎn)化途徑研究[D];寧夏師范學院;2015年
3 謝平;對初中學困生學習素質(zhì)提高的情感教育研究[D];河北大學;2014年
4 胡冬梅;高一學生數(shù)學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5 李英杰;鄉(xiāng)鎮(zhèn)初中英語教研組建設(shè)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延邊大學;2015年
6 秦捷;基于Maya電腦繪畫教學培養(yǎng)高中生探究能力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7 王艷;初中幾何入門學習的困難及對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8 陳小紅;基于學習進階的物理概念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9 代晨陽;基于信息技術(shù)的問題解決型地理學習環(huán)境設(shè)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10 張依淼;數(shù)學學困生成因分析及矯正[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907015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907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