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權型性教育的質性研究 ——基于青春期性教育夏令營的田野調查
發(fā)布時間:2021-04-05 20:33
本論文采用質性研究中的田野調查法對賦權型性教育進行深入研究,探究賦權型性教育夏令營的實踐特點,以期為國內性教育現(xiàn)狀提供一些理論與實踐支持。本研究選擇三期賦權型性教育夏令營為觀察對象,對夏令營的觀察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形成最終的發(fā)現(xiàn):1,賦權型性教育的教學內容致力于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組織者通過積極回應學生對“性”與“性別”全面知識的渴求與靈活處理學生和家長對教學內容的反饋來達到這一目標;2,賦權型性教育的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通過小組討論、情景劇表演、學生主講、小組辯論、讓學生獨自思考與陳述等方法使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體;而教師則通過創(chuàng)設開放自由的氛圍,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尊重學生的想法與個人經(jīng)驗、引導學生的意義學習、提供學習資源等方式來促進學生的學習;3,賦權型性教育的目標旨在引起學生在態(tài)度、行為甚至人格的全面成長:包括促進學生自我負責能力,幫助學生消除“性恥感”、建立積極情緒體驗,培養(yǎng)學生“性別平等、尊重多元”的價值觀以及社會正義感,鼓勵學生悅納自我、積極面多挫折等;4,賦權型性教育的教育效果是積極有效的,通過性教育,糾正了學生的一些錯誤知識,也使得學生消除了對“性”...
【文章來源】:北京林業(yè)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問題提出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實踐意義
2 性教育研究綜述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性”的定義
2.1.2 “性教育”的概念界定
2.2 國外青少年性教育發(fā)展概述
2.2.1 禁欲型性教育
2.2.2 綜合型性教育
2.2.3 整體型性教育
2.3 國內青少年性教育現(xiàn)狀概述
2.3.1 青少年缺乏性教育
2.3.2 推崇“禁欲”的性道德教育
2.3.3 “性污名化”、缺少“性別平等”意識的性教育
2.3.4 單純的“防性侵”性教育
2.4 賦權型性教育
2.4.1 賦權型性教育的概念
2.4.2 賦權型件教育的理論基礎
3 應用理論
3.1 自由學習理論
3.2 積極心理學
4 研究方法
4.1 研究設計
4.2 研究者角色
4.3 研究過程
4.4 研究效度
5 研究結果分析
5.1 教育內容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
5.1.1 全面的性教育知識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5.1.2 靈活處理學生與家長對教育內容的反饋
5.2 教學方法充分地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5.2.1 學生:學習的主體
5.2.2 教師:學習的促進者
5.3 教育目標旨在促進學生人格全面的成長
5.3.1 培養(yǎng)學生自我負責的態(tài)度與能力
5.3.2 培養(yǎng)學生性別平等、尊重多元的價值觀
5.3.3 幫助學生消除“性恥感”,建立積極情緒體驗
5.3.4 帶領學生反思“美”的標準,鼓勵學生悅納自我
5.3.5 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正義感
5.3.6 挫折教育:傷痛是成長中的一部分
5.4 教育效果是積極有效的
5.4.1 更正錯誤的知識
5.4.2 對“性”的態(tài)度更積極
5.4.3 對多元群體更加包容
5.4.4 對自我變得更加負責
6 總結與討論
6.1 總結
6.2 討論
6.2.1 關于教學內容
6.2.2 關于教學方法
6.2.3 關于教學目標
6.2.4 關于研究者的身份
6.3 創(chuàng)新點
6.4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個人簡介
導師簡介
獲得成果目錄清單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學性教育的不足與努力方向——基于對“全國中學性教育優(yōu)秀教案評比”的分析[J]. 方剛,董曉瑩. 中國性科學. 2015(02)
[2]歐洲性教育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全人性教育”之標準、特征分析[J]. 吳曉晶. 中國性科學. 2014(07)
[3]兒童性教育:必須全民高度關注的教育領域[J]. 劉文利. 人民教育. 2013(22)
[4]賦權型性教育:讓學生學會管理性——中學性教育傳統(tǒng)觀念的顛覆與現(xiàn)狀分析[J]. 方剛. 人民教育. 2013(21)
[5]賦權型性教育:一種高校性教育的新模式[J]. 方剛. 中國青年研究. 2013(10)
[6]基于個性化學習的課堂轉變[J]. 丁念金. 課程·教材·教法. 2013(08)
[7]基于性人權與性別平等的高校性教育[J]. 方剛. 中國青年研究. 2012(06)
[8]中美青少年性教育的理論建構比較[J]. 上官芳芳,李甦. 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 2012(03)
[9]青少年性教育現(xiàn)狀調查[J]. 柳揚,鐘子渝. 中國性科學. 2011(08)
[10]我國14-17歲青少年性教育效果的實證分析[J]. 潘綏銘,黃盈盈. 中國青年研究. 2011(08)
本文編號:3120057
【文章來源】:北京林業(yè)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問題提出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實踐意義
2 性教育研究綜述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性”的定義
2.1.2 “性教育”的概念界定
2.2 國外青少年性教育發(fā)展概述
2.2.1 禁欲型性教育
2.2.2 綜合型性教育
2.2.3 整體型性教育
2.3 國內青少年性教育現(xiàn)狀概述
2.3.1 青少年缺乏性教育
2.3.2 推崇“禁欲”的性道德教育
2.3.3 “性污名化”、缺少“性別平等”意識的性教育
2.3.4 單純的“防性侵”性教育
2.4 賦權型性教育
2.4.1 賦權型性教育的概念
2.4.2 賦權型件教育的理論基礎
3 應用理論
3.1 自由學習理論
3.2 積極心理學
4 研究方法
4.1 研究設計
4.2 研究者角色
4.3 研究過程
4.4 研究效度
5 研究結果分析
5.1 教育內容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
5.1.1 全面的性教育知識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5.1.2 靈活處理學生與家長對教育內容的反饋
5.2 教學方法充分地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5.2.1 學生:學習的主體
5.2.2 教師:學習的促進者
5.3 教育目標旨在促進學生人格全面的成長
5.3.1 培養(yǎng)學生自我負責的態(tài)度與能力
5.3.2 培養(yǎng)學生性別平等、尊重多元的價值觀
5.3.3 幫助學生消除“性恥感”,建立積極情緒體驗
5.3.4 帶領學生反思“美”的標準,鼓勵學生悅納自我
5.3.5 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正義感
5.3.6 挫折教育:傷痛是成長中的一部分
5.4 教育效果是積極有效的
5.4.1 更正錯誤的知識
5.4.2 對“性”的態(tài)度更積極
5.4.3 對多元群體更加包容
5.4.4 對自我變得更加負責
6 總結與討論
6.1 總結
6.2 討論
6.2.1 關于教學內容
6.2.2 關于教學方法
6.2.3 關于教學目標
6.2.4 關于研究者的身份
6.3 創(chuàng)新點
6.4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個人簡介
導師簡介
獲得成果目錄清單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學性教育的不足與努力方向——基于對“全國中學性教育優(yōu)秀教案評比”的分析[J]. 方剛,董曉瑩. 中國性科學. 2015(02)
[2]歐洲性教育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全人性教育”之標準、特征分析[J]. 吳曉晶. 中國性科學. 2014(07)
[3]兒童性教育:必須全民高度關注的教育領域[J]. 劉文利. 人民教育. 2013(22)
[4]賦權型性教育:讓學生學會管理性——中學性教育傳統(tǒng)觀念的顛覆與現(xiàn)狀分析[J]. 方剛. 人民教育. 2013(21)
[5]賦權型性教育:一種高校性教育的新模式[J]. 方剛. 中國青年研究. 2013(10)
[6]基于個性化學習的課堂轉變[J]. 丁念金. 課程·教材·教法. 2013(08)
[7]基于性人權與性別平等的高校性教育[J]. 方剛. 中國青年研究. 2012(06)
[8]中美青少年性教育的理論建構比較[J]. 上官芳芳,李甦. 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 2012(03)
[9]青少年性教育現(xiàn)狀調查[J]. 柳揚,鐘子渝. 中國性科學. 2011(08)
[10]我國14-17歲青少年性教育效果的實證分析[J]. 潘綏銘,黃盈盈. 中國青年研究. 2011(08)
本文編號:3120057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jiaoyulunwen/jiaoyuxinli/3120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