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心理攻擊對流動兒童自信心的影響及其教育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4-05-10 06:17
本研究旨在探討父母心理攻擊與流動兒童自信心的關系,明晰當前流動兒童的自信心現(xiàn)狀,并基于父母心理攻擊對流動兒童自信心影響提供建議。本研究采用基本信息調(diào)查問卷、《親子沖突解決策略量表》、《羅森伯格自信心量表》、《中國大五人格問卷簡式版(brief version,CBF–PI–B)》對廣東省中山市3所流動兒童較集中的學校共1202名(其中流動兒童665名,占55.3﹪)學生進行了調(diào)查。運用SPSS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對分析結(jié)果進行討論。研究結(jié)果如下:1.流動兒童與非流動兒童的人格特征處于正常狀態(tài),自信心良好,兩者相比較而言,流動兒童在父母心理攻擊、人格特征與自信心的得分都顯著低于非流動兒童。2.流動兒童在父母心理攻擊的各個維度上得分都高于非流動兒童,且在父母心理攻擊、父親心理攻擊和母親心理攻擊三個維度上有非常顯著差異。3.流動兒童與非流動兒童在外傾性(p<0.05)和情緒不穩(wěn)定性(p<0.01)存在顯著差異。具體而言,相比非流動兒童,流動兒童的外傾性得分較低,但情緒不穩(wěn)定性得分較高。在人格其他維度上,兩者的差異不顯著(p>0.05)4.流動兒童的自信心明顯低于非流動兒...
【文章頁數(shù)】: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問題研究的背景
1.2 文獻綜述
1.2.1 自信心
1.2.2 自信心的影響因素
1.2.3 流動兒童自信心及其相關因素
1.2.4 父母心理攻擊
1.3.問題的提出
1.4 研究意義
2 流動兒童自信心問題:以個案分析為基礎
2.1 個案介紹
2.2 分析與診斷
2.3 小結(jié)
3 父母心理攻擊與流動兒童自信心的相關調(diào)查
3.1 被試
3.2 研究工具
3.2.1 父母心理攻擊的測量
3.2.2.羅森伯格自信心量表
3.2.3 中國大五人格問卷簡版
3.3 施測程序與數(shù)據(jù)處理
3.4 研究結(jié)果
3.4.1 相關變量的初步分析
3.4.2 流動兒童與非流動兒童相關變量的差異
3.4.3 流動兒童父母心理攻擊的人口特征分析
3.4.4 流動兒童人格特征的性別與年級差異分析
3.4.5 流動兒童父母心理攻擊、人格與自信心的相關分析
3.4.6 人格特征的中介作用
3.5 結(jié)果分析
3.5.1 流動兒童與非流動兒童父母心理攻擊、人格特征與自信心的差異分析
3.5.2 流動兒童父母心理攻擊、人格特征與自信心的特征分析
3.5.3 流動兒童父母心理攻擊、人格與自信心的相關分析
3.5.4 中介分析
4 相關對策
4.1 營造民主氛圍,創(chuàng)設自信條件
4.2 參加公益講座,培育自信思想
4.3 參與親子活動,鍛煉自信行為
4.4 加強心理教育,提高自信品質(zhì)
4.5 減少打罵教育,優(yōu)化教養(yǎng)方式,
4.6 減少溝通沖突,提高育兒水平,
4.7 減少代際束縛,培養(yǎng)積極情感,
5 研究結(jié)論與研究展望
5.1 研究結(jié)論
5.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問卷調(diào)查
致謝
本文編號:3968819
【文章頁數(shù)】: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問題研究的背景
1.2 文獻綜述
1.2.1 自信心
1.2.2 自信心的影響因素
1.2.3 流動兒童自信心及其相關因素
1.2.4 父母心理攻擊
1.3.問題的提出
1.4 研究意義
2 流動兒童自信心問題:以個案分析為基礎
2.1 個案介紹
2.2 分析與診斷
2.3 小結(jié)
3 父母心理攻擊與流動兒童自信心的相關調(diào)查
3.1 被試
3.2 研究工具
3.2.1 父母心理攻擊的測量
3.2.2.羅森伯格自信心量表
3.2.3 中國大五人格問卷簡版
3.3 施測程序與數(shù)據(jù)處理
3.4 研究結(jié)果
3.4.1 相關變量的初步分析
3.4.2 流動兒童與非流動兒童相關變量的差異
3.4.3 流動兒童父母心理攻擊的人口特征分析
3.4.4 流動兒童人格特征的性別與年級差異分析
3.4.5 流動兒童父母心理攻擊、人格與自信心的相關分析
3.4.6 人格特征的中介作用
3.5 結(jié)果分析
3.5.1 流動兒童與非流動兒童父母心理攻擊、人格特征與自信心的差異分析
3.5.2 流動兒童父母心理攻擊、人格特征與自信心的特征分析
3.5.3 流動兒童父母心理攻擊、人格與自信心的相關分析
3.5.4 中介分析
4 相關對策
4.1 營造民主氛圍,創(chuàng)設自信條件
4.2 參加公益講座,培育自信思想
4.3 參與親子活動,鍛煉自信行為
4.4 加強心理教育,提高自信品質(zhì)
4.5 減少打罵教育,優(yōu)化教養(yǎng)方式,
4.6 減少溝通沖突,提高育兒水平,
4.7 減少代際束縛,培養(yǎng)積極情感,
5 研究結(jié)論與研究展望
5.1 研究結(jié)論
5.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問卷調(diào)查
致謝
本文編號:3968819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jiaoyulunwen/jiaoyuxinli/3968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