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師范生對儒家道德信條的認同度實證研究
本文選題:儒家 切入點:道德信條 出處:《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04期
【摘要】:本研究對215名大學3年級師范生對儒家"仁愛"觀念中18個道德信條詞的認同度進行開放問卷,收回有效問卷193份,其中女生113,男生80。之后從中選擇6人進行焦點團體訪談。結果發(fā)現(xiàn):師范生對儒家仁愛思想,尤其是對"信"、"智"、"孝"、"寬"、"恭"、"讓"認同度較高,對"社會誠信危機"、"學校缺少合作"、"教師缺少勇氣"等存在的擔憂。針對問題,從3方面為師范生師德培養(yǎng)提出了建議。
[Abstract]:This study conducted an open questionnaire on the acceptance of 18 moral creed words in the Confucian concept of benevolence among 215 junior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and collected 193 valid questionnaires, of which 113 were girls and 80 were boys.After that, 6 people were selected for focus group interviews.The results show that normal school students are worried about Confucian benevolence, especially to "faith", "wisdom", "filial piety", "leniency", "respect", "let", "social integrity crisis", "lack of cooperation in school", "teacher's lack of courage" and so on.In view of the problems,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ethics in 3 aspects.
【作者單位】: 杭州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杭州師范大學勤慎研究項目資助
【分類號】:G65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沈文欽;;何謂“為學術而學術”——純學術觀的類型學考察[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7年01期
2 侯合心;國有商業(yè)銀行機制變革中的非顯性問題[J];財經科學;2004年05期
3 郭雅杰,魏文武;法治、德治與社會主義民主[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4年12期
4 熊淑媛;誠信原則是我國市場經濟下法律與道德的共同基礎[J];理論與改革;2004年04期
5 袁友軍;民營企業(yè)的家族經營分析[J];南方經濟;2003年04期
6 教軍章;行政倫理的雙重維度——制度倫理與個體倫理[J];人文雜志;2003年03期
7 陳勝云;制度選擇文化:一種文化史觀[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8 陳立旭;;雙重聚焦:財富的流通與意義的流通——費斯克的大眾文化抵抗理論[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07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堯新瑜;學校道德課程理解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付秀榮;和諧多樣:當代中國的文化選擇[D];吉林大學;2005年
3 張佑林;江浙區(qū)域經濟發(fā)展中的文化因素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4 徐長春;國際政治的邏輯[D];中共中央黨校;2006年
5 蘇鴻;邁向意義的世界[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張國鈞;“烏托邦”還是“科學”[D];吉林大學;2007年
7 孫祥壯;知識產權法治構造的理論邏輯[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8 林紅;中國服務貿易競爭力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9 李輝;西方馬克思主義消費文化理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嚴小龍;“兩個反哺”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亞;論出版經營活動中的信用問題[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2 劉擁華;行為選擇、博弈地位與制度變遷[D];吉林大學;2004年
3 劉育猛;論馬克思恩格斯的誠實信用思想[D];中南大學;2004年
4 呂明再;溫州商會的興起:國家與社會關系的范例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5 張志丹;創(chuàng)新城市社區(qū)黨建與改革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zhí)政方式[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6 張鴻韜;社會轉型期經濟倫理制度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粟世來;消費主義與審美生活轉向[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8 蔡宇安;西安回族清真餐飲業(yè)現(xiàn)狀調查與發(fā)展探索[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9 馬可;韋伯的官僚制與法律合理性理論[D];湘潭大學;2006年
10 喻禹;我國電信業(yè)反壟斷法律規(guī)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玉榮;;淺議儒家道德修養(yǎng)觀與大學生道德修養(yǎng)[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郝大林;傳統(tǒng)儒家道德觀與當代大學生品格培養(yǎng)[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2 張波;儒家仁愛觀對大學生道德敏感性的影響[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697577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697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