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校區(qū)建設項目融資模式及風險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06-07 14:46
【摘要】: 高等院校從1999年擴大招生至今已經8年。在教育體制改革、招生規(guī)模擴大、教育資源緊張的形勢下,高校新校區(qū)建設迅速發(fā)展起來。 高校新校區(qū)建設工程浩繁,耗資巨大,投資期長。高校新校區(qū)建設的背后,是制約高校發(fā)展的資金緊缺“瓶頸”。通過結合山東某高校新校區(qū)建設項目實例,總結分析該高校的建設模式和效益,并推廣至高校建設的一般情況。本文認為高校新校區(qū)建設項目可以通過銀行貸款來籌集資金,除此之外,現(xiàn)代融資方式如BOT項目融資、教育基金等被引入高校的建設中來。通過多渠道融資,高校有效的籌集到了資金,完成了高校建設,也降低了風險和還貸壓力。 首先,本文提出了高校在新校區(qū)建設方面存在資金短缺問題。高校在教育體制改革、擴大招生面前,面臨著擴大校區(qū)建設的迫切任務。通過分析高校經常性收入來源,如財政撥款、學費收入等,并將之于高校新校區(qū)建設項目耗資巨大、投資期長相比較,揭示高校進行新校區(qū)建設存在嚴峻的資金短缺問題。 其次,本文以山東某高校的新校區(qū)建設項目為例,對高校融資渠道和籌資模式進行了分析。從融資渠道創(chuàng)新角度,將高校融資渠道分為兩大類,即傳統(tǒng)融資方式和現(xiàn)代融資方式。本文將高校新校區(qū)建設項目分為兩大類:即非營利的教學設施建設和營利性的后勤設施建設,前者包括教學樓、辦公樓、實驗室等非營利設施的建設,適合采用銀行貸款籌集資金;后者包括學生宿舍、餐廳、浴室、大學生活動中心、商店等營利性設施的建設,適合采用BOT模式進行融資。其他渠道如科研渠道、吸引外資渠道、資產置換渠道等都可以應用到新校區(qū)建設項目中,但要根據高校科研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本文就不再逐一進行分析。 再次,本文研究了高校新校區(qū)建設項目融資的風險及其防范措施。銀行貸款是高校較多采用的融資方式。目前高校進行銀行貸款存在一些誤區(qū),盲目貸款、貸款規(guī)模過大、結構不合理等問題突出。本文通過設計模型來控制貸款規(guī)模、加強貸款項目的成本管理、建立高校內部和外部監(jiān)督機制、多渠道籌集資金增強高校還款能力等一系列措施來有效地防范銀行貸款風險。BOT項目在高校建設中的運用是比較成功的,但BOT與高校新校區(qū)建設的結合仍然存在一些風險。除了BOT建設項目本身的風險外,還有與高校結合后面臨的特殊風險,如經營風險、投資風險、規(guī)劃與管理模式風險、市場風險等。本文認為高?梢酝ㄟ^規(guī)范合同文本、進行公開招標以杜絕暗箱操作、借助商業(yè)保險化解經營風險、培養(yǎng)BOT專門人才以提高管理水平等措施合理而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風險。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G647.5
本文編號:2701576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G647.5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偉;公共項目融資模式選擇及風險控制[D];南華大學;2011年
2 馮仕靜;學生宿舍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2年
3 唐康偉;高校新校區(qū)建設項目融資渠道多元化研究[D];南華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701576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01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