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共租賃住房模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12-15 21:28
住房是人們安居樂業(yè)和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的重要前提,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會針對所遇到的住房問題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所以住房保障是政府對不具備基本住房支付能力的社會成員進行的幫助,是社會保障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住房制度也在同步的改革,從完全福利化的分房制度到市場供應和政府保障的雙重體系,而經(jīng)濟發(fā)展的過程中對于市場機制運作效率的過度強調(diào)使得住房失去了其福利保障的性質(zhì),一部分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問題難以得到解決,使得住房問題成為社會和民眾廣為關注的熱點話題和利益訴求。 公共租賃住房是中國住房保障制度的一次創(chuàng)新,能夠為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城市居民提供與其消費能力相適應的住房,保障其“住有所居”。北京市作為我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地少人多,且住房價格高企,一部分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問題不能有效地通過市場機制解決。北京市的公租房建設始于2009年,本文結(jié)合對于大量文獻資料的查閱和實習期間對公租房建設管理單位的實地調(diào)研,對北京市公租房的運行機制進行了梳理,全面剖析了北京市的運行機制。其次通過對公租房的需求和供給的定量分析,指出公租房建設仍存在較大的供需缺口。由于公租房初期投資大且...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與架構
1.4 創(chuàng)新之處及不足
1.5 國內(nèi)外研究綜述
1.5.1 住房保障的理論依據(jù)
1.5.2 住房保障的模式研究
1.5.3 保障對象的界定
1.5.4 補貼方式選擇
1.5.5 住房保障資金支出責任及融資渠道
2 公共租賃租房的概念及相關理論
2.1 公共租賃住房的相關概念
2.1.1 基本定義
2.1.2 公共租賃住房出現(xiàn)的原因
2.1.3 公共租賃住房的特點
2.2 相關理論
2.2.1 住房的商品性和福利性理論
2.2.2 公平和效率理論
2.2.3 貧困理論
2.2.4 住房梯度消費理論
3 北京市公租房運行機制研究
3.1 制度和政策
3.2 給予建設運營單位的優(yōu)惠政策
3.3 管理運營機構
3.3.1 市級單位
3.3.2 各區(qū)縣單位
3.4 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及運營模式
3.4.1 房源籌集模式
3.4.2 土地供應
3.4.3 資金來源
3.4.4 建設標準及配租標準
3.4.5 租金標準及補貼
3.4.6 退出機制
3.4.7 運營管理
4 北京市公共租賃租房需求供給的定量分析
4.1 公共租賃住房的需求分析
4.1.1 需求的數(shù)量分析
4.1.2 需求的偏好分析
4.2 公共租賃住房的供給分析
4.2.1 公租房建設的總體概況及規(guī)劃
4.2.2 供給成本分析——開發(fā)成本構成
4.2.3 供給成本概算
4.2.4 成本回收分析
5 公共租賃住房發(fā)展中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5.1 公共租賃住房發(fā)展中的問題
5.1.1 公共租賃住房財政專項資金低效率運用
5.1.2 實施過程中的建設問題
5.1.3 公租房回購的主體不一,回購資金來源不明確
5.1.4 建設只注重完成開工指標,后續(xù)管理和運營問題尚未明確
5.2 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問題的原因分析
5.2.1 土地資源的稀缺,土地的供應模式未能體現(xiàn)對于公租房建設的政策支持
5.2.2 土地前期審批流轉(zhuǎn)時間過長
5.2.3 機構權責不明確,實施過程中各區(qū)縣存在差異
5.2.4 資金融通的渠道單一,住房金融體系不完善
5.2.5 對于非政府主體投資的公共租賃住房稅收優(yōu)惠力度不夠,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
5.2.6 公共租賃住房財政資金投入不足
6 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的公共租賃住房制度及經(jīng)驗借鑒
6.1 韓國多層次的公共租賃住房體系
6.1.1 韓國公共租賃住房體系建設及其融資經(jīng)驗
6.1.2 韓國模式總結(jié)
6.2 政府主導的新加坡公共組屋制度
6.2.1 組屋的融資、運營模式
6.2.2 新加坡模式總結(jié)
6.3 香港公屋和居屋結(jié)合公共住房體系
6.3.1 公屋的運營體系
6.3.2 香港模式總結(jié)
7 完善北京市公共租賃住房發(fā)展的基本思路
7.1 完善公租房模式的基本框架
7.2 制度建設層面
7.3 資金來源和融資機制層面
7.4 未來展望:保障房的并軌運行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4016492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與架構
1.4 創(chuàng)新之處及不足
1.5 國內(nèi)外研究綜述
1.5.1 住房保障的理論依據(jù)
1.5.2 住房保障的模式研究
1.5.3 保障對象的界定
1.5.4 補貼方式選擇
1.5.5 住房保障資金支出責任及融資渠道
2 公共租賃租房的概念及相關理論
2.1 公共租賃住房的相關概念
2.1.1 基本定義
2.1.2 公共租賃住房出現(xiàn)的原因
2.1.3 公共租賃住房的特點
2.2 相關理論
2.2.1 住房的商品性和福利性理論
2.2.2 公平和效率理論
2.2.3 貧困理論
2.2.4 住房梯度消費理論
3 北京市公租房運行機制研究
3.1 制度和政策
3.2 給予建設運營單位的優(yōu)惠政策
3.3 管理運營機構
3.3.1 市級單位
3.3.2 各區(qū)縣單位
3.4 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及運營模式
3.4.1 房源籌集模式
3.4.2 土地供應
3.4.3 資金來源
3.4.4 建設標準及配租標準
3.4.5 租金標準及補貼
3.4.6 退出機制
3.4.7 運營管理
4 北京市公共租賃租房需求供給的定量分析
4.1 公共租賃住房的需求分析
4.1.1 需求的數(shù)量分析
4.1.2 需求的偏好分析
4.2 公共租賃住房的供給分析
4.2.1 公租房建設的總體概況及規(guī)劃
4.2.2 供給成本分析——開發(fā)成本構成
4.2.3 供給成本概算
4.2.4 成本回收分析
5 公共租賃住房發(fā)展中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5.1 公共租賃住房發(fā)展中的問題
5.1.1 公共租賃住房財政專項資金低效率運用
5.1.2 實施過程中的建設問題
5.1.3 公租房回購的主體不一,回購資金來源不明確
5.1.4 建設只注重完成開工指標,后續(xù)管理和運營問題尚未明確
5.2 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問題的原因分析
5.2.1 土地資源的稀缺,土地的供應模式未能體現(xiàn)對于公租房建設的政策支持
5.2.2 土地前期審批流轉(zhuǎn)時間過長
5.2.3 機構權責不明確,實施過程中各區(qū)縣存在差異
5.2.4 資金融通的渠道單一,住房金融體系不完善
5.2.5 對于非政府主體投資的公共租賃住房稅收優(yōu)惠力度不夠,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
5.2.6 公共租賃住房財政資金投入不足
6 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的公共租賃住房制度及經(jīng)驗借鑒
6.1 韓國多層次的公共租賃住房體系
6.1.1 韓國公共租賃住房體系建設及其融資經(jīng)驗
6.1.2 韓國模式總結(jié)
6.2 政府主導的新加坡公共組屋制度
6.2.1 組屋的融資、運營模式
6.2.2 新加坡模式總結(jié)
6.3 香港公屋和居屋結(jié)合公共住房體系
6.3.1 公屋的運營體系
6.3.2 香港模式總結(jié)
7 完善北京市公共租賃住房發(fā)展的基本思路
7.1 完善公租房模式的基本框架
7.2 制度建設層面
7.3 資金來源和融資機制層面
7.4 未來展望:保障房的并軌運行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4016492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40164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