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財政支出結構調整對經濟增長和就業(yè)的動態(tài)效應研究
本文關鍵詞:政府財政支出結構調整對經濟增長和就業(yè)的動態(tài)效應研究 出處:《中國經濟問題》2014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DSGE模型 財政支出結構 經濟增長 就業(yè)
【摘要】:本文通過構建包含四種財政支出形式的動態(tài)隨機一般均衡模型,并采用貝葉斯估計(Bayes Estimation)方法,分別探討政府財政支出結構變動對我國經濟增長和就業(yè)的影響。研究發(fā)現,增加政府投資性支出和服務性支出均能夠有效地刺激產出和就業(yè),并使得兩者長期位于穩(wěn)態(tài)值之上,服務性支出的作用效果尤為明顯;而政府轉移支付不能夠起到刺激產出和增加就業(yè)的作用,其對另外三種財政支出的擠出效應使得轉移支付對經濟的負面效應更強;增加政府消費性支出不僅阻礙了經濟增長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就業(yè)。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construct a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including four kinds of fiscal expenditure, and use Bayesian estimation Bayes estimation method.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e of government fiscal expenditure structure on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in China. It is found that increasing government investment expenditure and service expenditure can effectively stimulate output and employment. And make the two long-term above the steady-state value, the effect of service expenditure is particularly obvious; However, government transfer payment can not stimulate output and increase employment, and its crowding out effect on the other three kinds of fiscal expenditure makes the negative effect of transfer payment on economy stronger. Increasing government spending not only hampers 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dampens employment to some extent.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廈門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3&ZD029)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13JJD79002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071132、71471154)的資助
【分類號】:F812.45;F124.1;F249.2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發(fā)展,但經濟結構失衡現象也日趨嚴重。政府財政支出作為國家行使其職能的重要手段,在我國經濟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圖1從四個不同的時間階段分別給出了1978-2012年間不同類別的政府財政支出占總政府支出的比重。其中,政府投資性支出在第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寇鐵軍;周波;;政府支出的經濟增長效應:1993—2005年間我國省級層面的分解分析[J];財貿經濟;2007年12期
2 陳學彬,楊凌,方松;貨幣政策效應的微觀基礎研究——我國居民消費儲蓄行為的實證分析[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3 武曉利;晁江鋒;;財政支出結構對居民消費率影響及傳導機制研究——基于三部門動態(tài)隨機一般均衡模型的模擬分析[J];財經研究;2014年06期
4 李春吉;范從來;孟曉宏;;中國貨幣經濟波動分析:基于壟斷競爭動態(tài)一般均衡模型的估計[J];世界經濟;2010年07期
5 苗文龍;陳衛(wèi)東;;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與中國區(qū)域經濟周期異步性[J];中國經濟問題;2010年06期
6 薛繼亮;杜鳳蓮;;非公經濟發(fā)展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研究[J];中國經濟問題;2013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君萍;方立峰;王強;;農業(yè)財政支出對農民收入影響的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10期
2 時小平;王斌;王宏銳;;奧運會對北京經濟增長影響的計量分析[J];北京機械工業(yè)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3 李俊;徐晉濤;;省際綠色全要素生產率增長趨勢的分析——一種非參數方法的應用[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4 王君萍;王強;;基于granger方法的農業(yè)財政支出對農民收入影響的實證分析[J];商業(yè)研究;2008年02期
5 胡寶娣;汪磊;;基于分位數回歸的我國居民消費研究[J];商業(yè)研究;2011年01期
6 王云平;;改革以來教育在經濟領域中是否存在公平效率的改進[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7 張偉偉;張曉暉;;淺析利率政策作用下的我國居民經濟行為[J];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1期
8 楊杰;葉小榕;;財政支出構成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基于我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9 李樹培;白戰(zhàn)偉;;改革開放三十年政府支出與居民消費關系的動態(tài)演變——基于時變參數模型的考察[J];財經科學;2009年09期
10 劉瑞明;;中國經濟的體制困境與波動形成:一個理論框架及其檢驗[J];財經科學;2009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若谷;干春暉;余典范;;中國產業(yè)結構變遷對經濟增長和波動的影響研究[A];2010年中國產業(yè)組織前沿論壇會議文集[C];2010年
2 郭其友;陳婧;;土地供給與經濟周期:土地政策參與宏觀調控的理論詮證[A];“科學合理用地,推進海西建設”——福建省土地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黃蕾;孫楚仁;;我國宏觀經濟政策對經濟周期波動的影響分析[A];第十屆中國青年信息與管理學者大會論文集[C];2008年
4 干春暉;鄭若谷;;改革開放以來產業(yè)結構演進與生產率增長研究——對中國1978~2007年“結構紅利假說”的檢驗[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09)[C];2009年
5 王君斌;李陽;;非完全競爭市場、技術沖擊和中國勞動就業(yè)——動態(tài)新凱恩斯主義視角[A];中國經濟60年 道路、模式與發(fā)展: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9年
6 時小平;王斌;王宏銳;;籌辦奧運對北京市經濟增長的計量分析[A];2008年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薛占棟;;深圳物質資本存量估算[A];2010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紀念中國經濟特區(qū)建立3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王燕武;;財政政策、有效供給能力與經濟波動——基于RBC模型的實證研究[A];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屆學術年會——經濟改革與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9 王燕武;;不同籌資方式下的政府支出沖擊對居民消費的效應分析[A];2009年全國博士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10 劉瑞明;白永秀;;晉升激勵、宏觀調控與經濟周期:一個政治經濟學框架[A];第一屆中國政治經濟學年會應征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艷秋;基于隨機前沿模型的區(qū)域技術效率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2 侯文杰;內生消費、消費行為和消費增長[D];南開大學;2010年
3 楊博瓊;FDI對東道國環(huán)境污染的影響[D];南開大學;2010年
4 易振華;垂直專業(yè)化所有權選擇探析[D];南開大學;2010年
5 魏下海;全要素生產率增長與人力資本效應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張丹;我國地方政府支出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7 張宏霞;中國地方政府投資效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8 李成武;中國房地產財富效應的地域性差異及空間特征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9 周明海;中國勞動收入份額變動的測度與機理分析[D];浙江大學;2011年
10 徐圣;中國勞動收入比重變動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國建業(yè),唐龍生;促進產業(yè)結構調整的財政政策取向[J];財經論叢(浙江財經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2 崔慧霞;縮小地區(qū)及個人收入差距的財政政策[J];財經問題研究;1997年05期
3 張明喜,陳志勇;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的最優(yōu)財政支出規(guī)模研究[J];財貿經濟;2005年10期
4 趙留彥;;供給、需求與中國宏觀經濟波動[J];財貿經濟;2008年03期
5 蔣經法;刺激內需還應從收入再分配中“求解”——對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再思考[J];財政研究;2002年01期
6 許經勇;論財政政策與經濟增長[J];當代財經;1999年06期
7 付一平,劉金全,梁冰;我國財政政策作用機制與經濟周期波動的相關性研究[J];當代經濟科學;2005年04期
8 陳學彬,楊凌,方松;貨幣政策效應的微觀基礎研究——我國居民消費儲蓄行為的實證分析[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9 付強;;規(guī)模報酬遞增的第二種機制:為什么重復建設與規(guī)模效率的提高可以并存[J];中國工業(yè)經濟;2011年02期
10 于立,姜春海;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吸納勞動就業(yè)的實證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軍麗;謝琦;張勇;;我國財政支出結構與職工工資增長的實證分析[J];特區(qū)經濟;2010年03期
2 陳仲常;吳永球;;財政支出、私人投資與就業(yè)增長[J];中國勞動經濟學;2007年01期
3 張望;;財政支出結構、人力資本積累與經濟增長[J];產業(yè)經濟研究;2011年02期
4 楊柳明;;新論薈萃[J];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2009年02期
5 ;做好減員增效、再就業(yè)和社會保障工作[J];山東勞動;1999年11期
6 張曉立;杜長宇;郭林;;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與收入分配差距研究[J];經濟論壇;2007年15期
7 茍仕讓;丁治禹;;巴中:廣開門路促就業(yè)[J];中國財政;2003年11期
8 李嘉雪;;公共的財政政策應當大力支持就業(yè)[J];就業(yè)與保障;2006年09期
9 班曉娜;;我國財政就業(yè)保障支出水平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黨政干部學刊;2011年07期
1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xù)做好確保國有企業(yè)下崗職工基本生活和企業(yè)離退休人員養(yǎng)老金發(fā)放工作的通知[J];湖北政報;2000年03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林曉潔;從雪中送炭到錦上添花[N];中國勞動保障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何君;3.3億財政資金力促就業(yè)[N];青島日報;2009年
3 朱四倍;工資跑不過劉翔也要跑過CPI[N];廣州日報;2007年
4 胡德期;發(fā)揮財政作用 促進擴大就業(yè)[N];廣西日報;2008年
5 西藏自治區(qū)副主席 白瑪才旺;促進充分就業(yè) 建設和諧西藏[N];工人日報;2007年
6 記者 黃良龍;統(tǒng)籌安置返鄉(xiāng)人員再就業(yè)[N];上饒日報;2009年
7 泰興市財政局 殷東升;充分履行財政職能 大力促進就業(yè)再就業(yè)[N];江蘇經濟報;2006年
8 鄧聿文;公共財政應在社會保障制度中唱“主角”[N];上海證券報;2006年
9 記者 陳露耘;創(chuàng)新思路 突出重點 狠抓落實[N];四川日報;2006年
10 黃紅芳;我省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繼續(xù)回落[N];新華日報;2007年
,本文編號:1391488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391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