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實現(xiàn)輔助開關管準零電流開關的半無橋功率因數(shù)校正變換器
【圖文】:
第21期胡瑋等:可實現(xiàn)輔助開關管準零電流開關的半無橋功率因數(shù)校正變換器6397輔助開關管連通二極管諧振電感自耦變壓器諧振電容圖9原理樣機圖片F(xiàn)ig.9Aphotoofexperimentalprototype為500pF,主開關管并聯(lián)電容CS1、CS2選取500pF。此時Td0.5S,TSr1.1S。圖10為220V輸入、滿負載輸出時輸入電壓vin與電感電流iin的波形,證明本文提出變換器具有很高的功率因數(shù)和較低的總諧波失真(totalharmonicdistortion,THD),達到了功率因數(shù)校正的目的。t(5ms/格)ini3(A/格)vni(0V/1格)viniin圖10額定電壓和滿載時vin和iin波形圖Fig.10Waveformsofthevoltagevinandthecurrentiinatratedvoltageandfullload圖11為在輸入電壓220V、滿負載輸出時原理樣機在一個開關周期中的實驗波形,其中虛線部分為電壓、電流交疊區(qū),即開關損耗出現(xiàn)時刻。其中圖11(a)為主開關管S1實現(xiàn)了ZVS,可以看出,在S1開通前,iS1反向通過S1的體二極管DS1,其電壓、電流交疊區(qū)趨近于零,開通損耗基本為零;S1關斷時其電壓、電流交疊區(qū)很小,關斷損耗大幅減校圖11(b)顯示升壓二極管D1實現(xiàn)了自然開關,可以看出,,在D1開通時其電壓、電流交疊區(qū)趨近于零,開通損耗基本為零;D1關斷時其電壓、電流交疊區(qū)為零,反向恢復損耗為零。圖11(c)為輔助開關管Sr實現(xiàn)了準ZCS,可以看出,Sr開通時其電壓、電流交疊區(qū)很小,開通損耗大幅減;Sr關斷時其電壓、電流交疊區(qū)趨近于零,關斷損耗基本為零。t(0.5s/格)(a)vS1和iS1波形i1S1(5.A/格)v1S(0V/2格)vg1iS1v1g(0V/1格)v
第21期胡瑋等:可實現(xiàn)輔助開關管準零電流開關的半無橋功率因數(shù)校正變換器6397輔助開關管連通二極管諧振電感自耦變壓器諧振電容圖9原理樣機圖片F(xiàn)ig.9Aphotoofexperimentalprototype為500pF,主開關管并聯(lián)電容CS1、CS2選取500pF。此時Td0.5S,TSr1.1S。圖10為220V輸入、滿負載輸出時輸入電壓vin與電感電流iin的波形,證明本文提出變換器具有很高的功率因數(shù)和較低的總諧波失真(totalharmonicdistortion,THD),達到了功率因數(shù)校正的目的。t(5ms/格)ini3(A/格)vni(0V/1格)viniin圖10額定電壓和滿載時vin和iin波形圖Fig.10Waveformsofthevoltagevinandthecurrentiinatratedvoltageandfullload圖11為在輸入電壓220V、滿負載輸出時原理樣機在一個開關周期中的實驗波形,其中虛線部分為電壓、電流交疊區(qū),即開關損耗出現(xiàn)時刻。其中圖11(a)為主開關管S1實現(xiàn)了ZVS,可以看出,在S1開通前,iS1反向通過S1的體二極管DS1,其電壓、電流交疊區(qū)趨近于零,開通損耗基本為零;S1關斷時其電壓、電流交疊區(qū)很小,關斷損耗大幅減校圖11(b)顯示升壓二極管D1實現(xiàn)了自然開關,可以看出,在D1開通時其電壓、電流交疊區(qū)趨近于零,開通損耗基本為零;D1關斷時其電壓、電流交疊區(qū)為零,反向恢復損耗為零。圖11(c)為輔助開關管Sr實現(xiàn)了準ZCS,可以看出,Sr開通時其電壓、電流交疊區(qū)很小,開通損耗大幅減;Sr關斷時其電壓、電流交疊區(qū)趨近于零,關斷損耗基本為零。t(0.5s/格)(a)vS1和iS1波形i1S1(5.A/格)v1S(0V/2格)vg1iS1v1g(0V/1格)v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正;朱興動;黃葵;朱興動;;采用輔助變壓器的零電壓零電流開關全橋直-直變換器[J];電力電子;2009年02期
2 吳限;江軍;趙璐;;一種零電流開關控制電路的設計[J];微電子學;2010年04期
3 趙振民,江濤;對零電流過渡功率變換電路的討論[J];電力自動化設備;2000年03期
4 李冀平,周以榮,李霄燕;全橋相移零電壓零電流充電電源原理與設計[J];電測與儀表;2002年02期
5 侯世英;劉曉燕;林茂;;改進型零電流PWM Boost變換器[J];低壓電器;2010年12期
6 張偉;胡德安;陳益平;朱文志;;零電壓、零電流倍流整流電陰焊逆變電源[J];電焊機;2011年04期
7 陳延明;王娟;武江峰;曹騫;;一種改進的零電壓零電流倍流整流變換器[J];電工技術學報;2009年12期
8 秦嶺;張航;謝少軍;;低電壓應力零電流開關降壓變換器[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8年06期
9 侯世英;周彬;王德朝;林茂;;一種改進型ZCS PWM Buck變換器仿真研究[J];佳木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2期
10 陳延明,曹彪,黃石生,黃洪全,梁京章;零電壓零電流開關電源研制[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馬尊華;李霄燕;吳建強;劉卓;;一種新型零電流轉換(ZCT)PWM DC-DC變換器的研究[A];第十七屆全國測控計量儀器儀表學術年會(MCMI'2007)論文集(上冊)[C];2007年
2 秦嶺;謝少軍;;一種新型ZCS-PWM Buck變換器的研究[A];2006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力電子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3 高潮;廖曉峰;;基于恒頻脈寬調制及多諧振技術的橋式零電流開關變流器[A];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力電子學會第八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4 詹華;林維明;汪晶慧;;一種提高功率因數(shù)校正電路動態(tài)性能方法的分析[A];2008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力電子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5 鄧衛(wèi)華;張波;;臨界模式下的單級功率因數(shù)校正電路及儲能電容電壓控制的研究[A];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力電子學會第八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6 文雪峰;佃松宜;鄧翔;梁o塾
本文編號:2651238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651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