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的LLL模糊度規(guī)約算法
本文選題:模糊度解算 + 格基規(guī)約。 參考:《中國慣性技術學報》2017年05期
【摘要】:整周模糊度的高效解算是GNSS高精度數(shù)據(jù)處理中的關鍵,基于格論進行GNSS模糊度估計時需要通過格基規(guī)約來實現(xiàn)最優(yōu)整周模糊度向量的快速搜索。針對高維情況下常規(guī)LLL規(guī)約算法輔助整周模糊度解算存在規(guī)約耗時較長和規(guī)約性能有限的問題,引入最小列旋轉QR分解技術對基向量進行預排序,采用延后尺度規(guī)約和部分尺度規(guī)約來減少規(guī)約過程中的冗余尺度規(guī)約,以改善LLL算法的執(zhí)行效果。分別通過模擬和實測數(shù)據(jù)進行實驗,結果表明:改進后的LLL算法可以明顯降低格基規(guī)約耗時,實測環(huán)境下其規(guī)約效率相比于傳統(tǒng)方法提高了約10倍,且能夠保證較好的規(guī)約性能,從而有效提升高維模糊度的解算效率。
[Abstract]:The efficient solution of integer ambiguity is the key of GNSS high precision data processing. In the estimation of GNSS ambiguity based on lattice theory, it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fast search of optimal integer ambiguity vector by lattice basis protocol.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ng time and limited performance of the conventional LLL protocol algorithm for integer ambiguity resolution in high dimensional case, the minimum column rotation QR decomposition technique is introduced to presort the basis vecto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LLL algorithm, the redundant scale protocol is reduced by using delayed scale protocol and partial scale protoco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LLL algorithm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time consuming of the lattice-based protocol,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improved LLL algorithm is about 10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 And it can guarantee better specification performance, thu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solution efficiency of high dimensional ambiguity.
【作者單位】: 信息工程大學地理空間信息學院;61287部隊;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674019)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2016YFB0501701)
【分類號】:P228.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柴洪洲;模糊度搜索的優(yōu)化算法[J];全球定位系統(tǒng);2002年01期
2 喻國榮,劉經(jīng)南;一個模糊度解算的新概念[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3年05期
3 葛茂榮,陳永奇;整數(shù)模糊度參數(shù)的快速檢索算法[J];測繪學報;1998年02期
4 李淑慧,劉經(jīng)南;基于搜索空間構造模糊度搜索方法的可靠性[J];測繪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5 韓保民;一種改進的白化濾波求解模糊度算法[J];煤炭學報;2005年01期
6 劉立龍,劉基余,李光成;一種組合模糊度搜索方法的研究[J];遙測遙控;2005年01期
7 劉立龍;文鴻雁;唐詩華;;一種優(yōu)化模糊度搜索方法的研究[J];海洋測繪;2006年01期
8 丁進選;楊云洋;;綜述模糊度確定的理論和方法[J];湖南水利水電;2009年01期
9 常志巧;郝金明;陳劉成;穆冬;;一種基于排序和喬列斯基分解的模糊度降相關方法[J];測繪科學技術學報;2009年06期
10 薛志宏;樓益棟;易文婷;董洋洋;;一種適用于動態(tài)變形測量的雙頻模糊度實時解算方法[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2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盧立果;劉萬科;于興旺;;基于交叉排序算法解算模糊度的新規(guī)約方法[A];第五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論文集-S8 衛(wèi)星導航模型與方法[C];2014年
2 丁樂樂;張小紅;于興旺;郭斐;;網(wǎng)絡RTK雙差模糊度解算成功率的提高[A];第二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電子文集[C];2011年
3 黃令勇;呂志平;陳正生;崔陽;王宇譜;;長基線北斗三頻模糊度快速解算方法研究[A];第四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論文集-S3精密定軌與精密定位[C];2013年
4 謝愷;柴洪洲;范龍;王敏;潘宗鵬;;基于北斗三頻的CIR方法和矩陣變換模糊度解算方法研究[A];第四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論文集-S3精密定軌與精密定位[C];2013年
5 楊玲;李博峰;沈云中;;網(wǎng)絡RTK基準站的參數(shù)解算及誤差分析[A];第二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電子文集[C];2011年
6 潘國富;袁本銀;鮑志雄;;基于GPS/GLoNASS雙星的VRS算法實現(xiàn)及系統(tǒng)應用 ZNetVRS系統(tǒng)實踐[A];第二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電子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星星;GNSS精密單點定位及非差模糊度快速確定方法研究[D];武漢大學;2013年
2 宋冰;單頻BDS精密定位關鍵理論與模型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6年
3 張明;GPS/BDS長距離網(wǎng)絡RTK關鍵技術研究[D];武漢大學;2016年
4 陳德忠;北斗中長距離基準站模糊度快速固定及區(qū)域誤差建模方法研究[D];武漢大學;2016年
5 范龍;基于格理論的GNSS模糊度估計方法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3年
6 周揚眉;GPS精密定位的數(shù)學模型、數(shù)值算法及可靠性理論[D];武漢大學;2003年
7 鄭艷麗;GPS非差精密單點定位模糊度固定理論與方法研究[D];武漢大學;2013年
8 劉寧;地基GPS反演大氣水汽關鍵問題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9 孫紅星;差分GPS/INS組合定位定姿及其在MMS中的應用[D];武漢大學;2004年
10 劉立龍;動態(tài)對動態(tài)GPS高精度定位理論及其應用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侯金亮;基線處理方法研究及其在變形監(jiān)測中的應用[D];河北聯(lián)合大學;2014年
2 劉松;GNSS精密單點定位模糊度固定理論與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3 王生朝;北斗三頻模糊度解算方法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4 潘宗鵬;實時精密單點定位及模糊度固定[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5年
5 朱荷歡;GPS非差模糊度特性研究及PPP固定解的算法實現(xiàn)[D];東南大學;2015年
6 劉艷國;北斗三頻基線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研究[D];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2016年
7 朱紫彤;GPS/BDS聯(lián)合定位中病態(tài)性診斷及改正方法研究[D];山東理工大學;2016年
8 莊文泉;北斗三頻長基線模糊度固定算法及其應用研究[D];長安大學;2016年
9 趙競德;BDS/GPS模糊度解算算法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6年
10 王世進;BDS/GPS-RTK算法研究及軟件實現(xiàn)[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068476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2068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