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草胺誘導的斑馬魚胚胎/幼魚氧化應激及BSA構象變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08 21:29
丁草胺是我國應用最多的除草劑之一。殘留在環(huán)境中的丁草胺對生物甚至人類具有潛在毒性。因此準確全面地了解丁草胺對生物的毒性,有助于其科學使用和管理。斑馬魚因其諸多優(yōu)點而成為使用廣泛的模式生物,已有報導表明外源性污染物會誘導斑馬魚體內發(fā)生氧化應激,引起機體的氧化損傷,相較于對污染物毒性作用的研究,抗氧化劑的保護作用相對報道較少。本論文的目的是從斑馬魚胚胎生長發(fā)育、氧化應激水平和BSA構象變化的角度來探究丁草胺的生物毒性效應。維生素C(Vc)是一種常見水溶性抗氧化劑,常用作保健品及飼料添加劑,研究表明VC能夠有效保護細胞膜和脂蛋白免受過氧化損傷。本文首次探討了Vc與丁草胺對斑馬魚胚胎的聯(lián)合作用,并首次對丁草胺-BSA相互作用進行了系統(tǒng)探究。具體研究內容和結論如下:(1)評價了丁草胺對斑馬魚胚胎生長發(fā)育的毒性效應:孵育96 hpf后,丁草胺對斑馬魚具有致死、致畸作用,表現(xiàn)為心包水腫、卵黃囊腫、身體彎曲、孵化延遲等,毒性呈劑量-效應關系;(2)評價了丁草胺及Vc對斑馬魚胚胎生長發(fā)育的聯(lián)合作用:暴露72hpf后,Vc能夠緩解由丁草胺引起的胚胎死亡和畸形;但當Vc單獨存在時,會增加機體負擔;(3)進一...
【文章來源】:浙江工業(yè)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丁草胺的結構式
8圖 1.2 斑馬魚胚胎發(fā)育過程及幼魚組織Fig.1.2 The development of zebrafish and the tissues of zebrafish larval
圖 2.1 丁草胺的紅外光譜Fig.2.1 The FTIR spectra of butachlor采用 GC-MS 法對丁草胺原藥中雜質進行定性分析。圖 2.2 為 98%丁草胺原藥及雜質總離子流圖,保留時間 12.66 min 處為丁草胺有效成分,分子量為 311;保留時間 10.52 min 處為雜質峰,分子量為 225,為 2-氯-N-(2,6-二乙基苯基)乙酰胺,圖 2.3、2.4 分別為丁草胺和乙酰胺對應的質譜圖,丁草胺的譜圖與 Xu[119]等的研究相符。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酵母硒和維生素E對氧化應激狀態(tài)蛋雞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 石慧芹,周建川,馬秋剛,王詩萌,計成,趙麗紅. 中國畜牧雜志. 2013(21)
[2]丁草胺在水環(huán)境中降解規(guī)律的研究[J]. 劉秀云,宋金洪.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13(10)
[3]表面活性劑對芐嘧磺隆和丁草胺在土壤中吸附的影響[J]. 馮雪春,鄧新平,付艷艷,王磊. 現(xiàn)代農藥. 2013(01)
[4]酰胺類除草劑的研究和應用進展[J]. 丁麗,付穎,葉非. 農藥科學與管理. 2011(09)
[5]丁草胺和芐嘧磺隆對鈍頂螺旋藻的毒性效應研究[J]. 賀鴻志,余景,駱世明,李擁軍,邱曉輝,羅瓊珠,黎華壽. 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1(06)
[6]谷胱甘肽硫轉移酶與氧化應激[J]. 馮欣,杜宇,潘坤,郭琳. 醫(yī)學研究與教育. 2010(05)
[7]維生素E對醛固酮誘導的大鼠心肌重構及氧化應激的干預作用[J]. 孫建琦,馬禮坤,余華,馮克福.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09(09)
[8]紫外照射下Pb(Ⅱ)與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J]. 張海蓉,邊賀東,倪壽海,于青,梁宏,陳振峰. 無機化學學報. 2009(02)
[9]內分泌擾亂化學物質對斑馬魚生長發(fā)育影響研究進展[J]. 姜雪,汝少國,田華. 科技導報. 2008(23)
[10]同步熒光技術的應用進展[J]. 吳曉紅,高生平. 光譜實驗室. 2008(04)
博士論文
[1]農藥與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D]. 程靖.武漢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三種β-內酰胺類抗生素與牛血清白蛋白的分子識別和相互作用研究[D]. 張?zhí)忑?西北大學 2014
[2]吡唑硫磷雌激素效應及其斑馬魚胚胎發(fā)育毒性對映體選擇性[D]. 張志生.浙江工業(yè)大學 2013
[3]幾種中藥小分子與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D]. 李文秀.中南大學 2009
本文編號:2905716
【文章來源】:浙江工業(yè)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丁草胺的結構式
8圖 1.2 斑馬魚胚胎發(fā)育過程及幼魚組織Fig.1.2 The development of zebrafish and the tissues of zebrafish larval
圖 2.1 丁草胺的紅外光譜Fig.2.1 The FTIR spectra of butachlor采用 GC-MS 法對丁草胺原藥中雜質進行定性分析。圖 2.2 為 98%丁草胺原藥及雜質總離子流圖,保留時間 12.66 min 處為丁草胺有效成分,分子量為 311;保留時間 10.52 min 處為雜質峰,分子量為 225,為 2-氯-N-(2,6-二乙基苯基)乙酰胺,圖 2.3、2.4 分別為丁草胺和乙酰胺對應的質譜圖,丁草胺的譜圖與 Xu[119]等的研究相符。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酵母硒和維生素E對氧化應激狀態(tài)蛋雞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 石慧芹,周建川,馬秋剛,王詩萌,計成,趙麗紅. 中國畜牧雜志. 2013(21)
[2]丁草胺在水環(huán)境中降解規(guī)律的研究[J]. 劉秀云,宋金洪.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13(10)
[3]表面活性劑對芐嘧磺隆和丁草胺在土壤中吸附的影響[J]. 馮雪春,鄧新平,付艷艷,王磊. 現(xiàn)代農藥. 2013(01)
[4]酰胺類除草劑的研究和應用進展[J]. 丁麗,付穎,葉非. 農藥科學與管理. 2011(09)
[5]丁草胺和芐嘧磺隆對鈍頂螺旋藻的毒性效應研究[J]. 賀鴻志,余景,駱世明,李擁軍,邱曉輝,羅瓊珠,黎華壽. 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1(06)
[6]谷胱甘肽硫轉移酶與氧化應激[J]. 馮欣,杜宇,潘坤,郭琳. 醫(yī)學研究與教育. 2010(05)
[7]維生素E對醛固酮誘導的大鼠心肌重構及氧化應激的干預作用[J]. 孫建琦,馬禮坤,余華,馮克福.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09(09)
[8]紫外照射下Pb(Ⅱ)與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J]. 張海蓉,邊賀東,倪壽海,于青,梁宏,陳振峰. 無機化學學報. 2009(02)
[9]內分泌擾亂化學物質對斑馬魚生長發(fā)育影響研究進展[J]. 姜雪,汝少國,田華. 科技導報. 2008(23)
[10]同步熒光技術的應用進展[J]. 吳曉紅,高生平. 光譜實驗室. 2008(04)
博士論文
[1]農藥與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D]. 程靖.武漢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三種β-內酰胺類抗生素與牛血清白蛋白的分子識別和相互作用研究[D]. 張?zhí)忑?西北大學 2014
[2]吡唑硫磷雌激素效應及其斑馬魚胚胎發(fā)育毒性對映體選擇性[D]. 張志生.浙江工業(yè)大學 2013
[3]幾種中藥小分子與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D]. 李文秀.中南大學 2009
本文編號:2905716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9057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