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區(qū)塊鏈技術的網絡數據自動存儲安全性研究
【文章頁數】:4 頁
【部分圖文】:
圖1基于區(qū)塊鏈技術網絡數據自動存儲安全建模
為了讓動態(tài)數據進行存儲時的安全性變得更加可靠,就要對數據做出以下兩個方面的保護:(1)對動態(tài)數據的正確性作出驗證,以達到其不會被隨意的私自修改及偽造;(2)使該數據的操作歷史具有可溯性,具備恢復數據的能力[7]。利用區(qū)塊鏈技術來達到安全可靠的存儲動態(tài)數據的目的,該方法主要是通過去....
圖2網絡數據在區(qū)塊鏈模型中的處理
依據獲取的最大收益區(qū)塊,設計網絡數據處理流程如圖2所示。不同節(jié)點的賬戶名作為自身的公鑰,需要對已經通過驗證的信息完成各自私鑰的驗證和簽名。處理和分析網絡數據要求自身具備非常強大的存儲和計算數據的能力。網絡數據根據用戶的不同,存在著不同的意義。使用者可以對網絡健康數據進行合理的存儲....
圖3自動存儲平臺體系結構
區(qū)塊鏈不能對使用者的所有網絡數據都進行存儲,因為它本身具有有限的存儲容量,所以在區(qū)塊鏈的設計時只對元數據和摘要、數據提供者的公鑰和簽名等進行了保存和引用,剩下的詳細數據都是保存在數據庫中的;趨^(qū)塊鏈存儲技術網絡數據自動存儲平臺的體系結構是建立在區(qū)塊鏈技術之上的,其具體的體系結構....
圖4兩種技術存儲時間對比分析
針對安全存儲加密和解密過程所需的存儲時間,分別采用傳統(tǒng)技術與基于區(qū)塊鏈技術對網絡數據自動存儲情況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如圖4所示。由圖4可知:采用傳統(tǒng)存儲技術在數據大小為10bit時,存儲時間最短為20ms;在數據大小為10000bit時,存儲時間最長為132ms。采用所提....
本文編號:3986414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3986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