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出筍大年快速生長期氣體交換與水勢變化動態(tài)研究
【學位單位】:浙江農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S795.7
【部分圖文】:
圖 1 3 年生毛竹光合-光響應曲線Figure.1 The light response curve of three-year moso bamboo毛竹光合-光響應曲線的變化以看出,整個快速生長期內,5 年生毛竹葉片凈光合)為 0-200μmol·m-2·s-1之間迅速提高,在光合有效輻s-1時,快速生長不同時期葉片的光合能力差距即已顯速率為 2.2695 μmol·m-2·s-1,中期和后期分別為 7.04
圖 2 5 年生毛竹光合-光響應曲線Figure.2 The light response curve of five-year moso bamboo生長的同一時期不同年齡毛竹光合-光響應曲線生長前期光合-光響應曲線的變化前期,3 年生毛竹葉片凈光合速率在光合有效-2·s-1之間迅速提高,在光合有效輻射(PAR)為 200μm
圖 3 不同年齡毛竹快速生長前期光合-光響應曲線he light response curve of different age moso bamboo in the early stage of period速生長中期光合-光響應曲線的變化生長中期,3 年生毛竹與 5 年生毛竹光合能力差距明顯,在l·m-2·s-1時,3 年生毛竹的凈光合速率為 3.9181μmol·m-2·s-1,而合速率為 7.0428μmol·m-2·s-1;之后,凈光合速率隨著光照強強,在 PAR 達到 1000μmol·m-2·s-1時,3 年生毛竹達到光飽和272μmol·m-2·s-1,而 5 年生毛竹則在 PAR 為 1200μmol·m-2·s-,峰值為 12.0802μmol·m-2·s-1,比 3 年生毛竹高出了近 9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靜文;;“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教學設計[J];中學生物學;2016年06期
2 謝榮恒;盧耀軍;;“人體和外界環(huán)境的氣體交換”教學設計[J];中學生物學;2017年04期
3 張向前;田梅;;“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第1課時)的教學設計[J];中學生物教學;2017年06期
4 李芳;;應用教具 改進實驗——“人體內的氣體交換”創(chuàng)新設計[J];中學生物學;2017年07期
5 成鋼;“探究人體內的氣體交換”一課的教學設計[J];實驗教學與儀器;2002年06期
6 王春飛;蔡雪花;;一種用于評估患者肺部氣體交換的方法研究[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16年03期
7 凌醫(yī)生;;麻醉對胎兒有何影響[J];家庭科技;2017年03期
8 ;趣聞[J];知識就是力量;2017年06期
9 蔡向昱;陳志祺;;“體內的氣體交換”一課的探究教學[J];生物學通報;2005年10期
10 全軍,寧曉濱,張?zhí)粕?肺氣體交換研究進展[J];山西醫(yī)藥雜志;1996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李水清;基于現場觀測和海洋遙感的氣體交換速率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2 張蓓蓓;小麥水分利用效率對干旱、高溫及真菌接種等環(huán)境的響應[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
3 王林;不同樹種對華北石質山區(qū)困難立地水分限制的響應[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3年
4 唐星林;基于FvCB模型的植物光合生理生態(tài)特性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7年
5 李慶康;遼東櫟林演替的生理生態(tài)學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2年
6 胡彥波;銀中楊對二氧化氮/外源氮(硫)化物的形態(tài)生理響應[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6年
7 高靜;作物氣孔對酵母免疫響應調節(jié)水分利用效率及其信號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8 杜克兵;楊樹雜交育種及楊樹耐澇性的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策;毛竹出筍大年快速生長期氣體交換與水勢變化動態(tài)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8年
2 周哲宇;毛竹快速生長期的氣體交換及葉綠素熒光參數特征[D];浙江農林大學;2018年
3 王仲紅;部分液體通氣對肺氣體交換及血流動力學影響的實驗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4 王國軍;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肺灌洗時間對急性肺損傷肺氣體交換的影響[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5年
5 李竹花;波浪破碎與氣體交換速率之間的關系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6 王愛方;基于頻譜的海面均方波陡及其與氣體交換速度的關系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6年
7 張萌萌;氣體分布導向的最佳呼氣末正壓滴定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氣體交換和呼吸力學的影響的研究[D];東南大學;2016年
8 孫禹;雜交大豆葉片氣體交換特性的研究[D];吉林農業(yè)大學;2015年
9 魏霞;福建長汀重建生態(tài)系統馬尾松葉片氣體交換與葉綠素熒光特征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10 喻志強;絲栗栲和苦櫧幼苗生長狀況和氣體交換特征對增溫和施氮的響應[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2年
本文編號:2876384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nykjlw/lylw/2876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