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效率類型紫花苜蓿葉特征及其與生產(chǎn)性能和品質相互關系的研究
【學位單位】: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S541.9
【部分圖文】:
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 2018 屆碩士學位論文N103.5 處理下,高效型 6010 和常效型 G3 的維管束面積、韌皮部面積、木質部面積和導管數(shù)均顯著大于反效型 G7 和低效型 LD(P<0.05),高效型 6010 和常效型 G3 的維管束面積、韌皮部面積、木質部面積和導管數(shù)均差異不顯著(P>0.05),N0 處理下, 6010 和反效型 G7 的維管束、韌皮部、木質部面積和導管數(shù)均顯著大于常效型 G3 和低效型 LD(P<0.05),反效型 G7 的維管束面積、韌皮部面積、木質部面積和導管數(shù)均顯著大于低效型 LD(P<0.05)?梢,在N0 和 N103.5 處理下,6010 的的維管束、韌皮部、木質部面積和導管數(shù)均顯著大于低效型 LD(P<0.05),說明不同氮效率類型紫花苜蓿莖輸導組織結構對氮的響應不同,高效型紫花苜蓿具有較大的橫截面積,其木質部和韌皮部更發(fā)達,維管束健全發(fā)育和良好的結構更有利于營養(yǎng)物質的運輸。
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 2018 屆碩士學位論文表 7 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葉輸導組織解剖結構的差異Table7 Effects of nitrogen levels on leaf conducting tissue anatomy in different nitrogen efficiency varieties處理Treatments維管束面積(μm2)Vascular bundlearea(μm2)韌皮部面積(μm2)Phloem area(μm2)木質部面積(μm2)Xylem area(μm2)導管數(shù)(個)Vesselnumber(個)1N03.56010 17513±1015a 2926±95a 12780±74a 57±2a甘農(nóng) 3 號 13561±583b 2710±75a 13483±538a 50±1b甘農(nóng) 7 號 9568±187c 1789±91b 9045±77b 38±1c隴東苜蓿 8703±81c 1849±42b 7750±187c 30±2c0N6010 13680±190a 2413±90a 10033±121a 43±3a甘農(nóng) 3 號 10557±285b 1461±72b 8529±265b 30±2b甘農(nóng) 7 號 12961±383a 2199±53a 11028±613a 39±3a隴東苜蓿 7242±253c 1567±51b 6575±127c 26±2b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書巧;周群喜;楊秋萍;倪萬潮;;甜葉菊新品種江甜2號不同移栽密度比較試驗[J];種子科技;2016年07期
2 董畔;劉云;宋炳彥;楊陽;梁玉芹;;不同灌溉方式對設施菠菜生長及產(chǎn)量的影響[J];蔬菜;2017年08期
3 侯百枝;楊浩哲;蔡海峽;;豫西地區(qū)紫花苜蓿的引種試驗[J];西南農(nóng)業(yè)學報;2007年04期
4 耿慧;徐安凱;劉卓;金春花;龐建國;王志鋒;;國內(nèi)外苜蓿品種性狀分析與評價(英文)[J];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2009年Z1期
5 ;兩個苧麻品種[J];湖南農(nóng)業(yè);2015年02期
6 吳冬強;馮萌;于成;李天銀;吳德斌;郭正剛;;鐵、鋅配施對紫花苜蓿生物量和光合特征的影響[J];草業(yè)科學;2016年08期
7 王潔瓊;;11個國外紫花苜蓿新品種的生產(chǎn)適應性比較研究[J];湖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15期
8 高永革;李黎;劉祥;李和平;朱偉然;王磊;王彥華;;黃河灘區(qū)紫花苜蓿生產(chǎn)性能比較研究[J];草業(yè)科學;2008年07期
9 宋云華;鐘建明;馬瓊媛;李林;;紫花苜蓿不同基肥配比效應的研究[J];草業(yè)科學;2008年03期
10 高旭升;田種存;;不同氮鉀肥配比對燕麥產(chǎn)量和品質的影響[J];青海農(nóng)林科技;2015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程甜甜;不同氮效率類型紫花苜蓿葉特征及其與生產(chǎn)性能和品質相互關系的研究[D];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2018年
2 武自念;苜蓿在我國江淮地區(qū)的生長特性及適應性研究[D];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3 梁永良;四個甜高粱品種引種試驗及青貯的初步研究[D];廣西大學;2017年
4 楊朝;紫花苜蓿不同高度的生長特性及分層刈割高度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5年
5 李哲;紫花苜蓿多元雜交后代表型多樣性分析與選擇研究[D];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6 徐文婷;地下滴灌條件下水肥耦合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長、產(chǎn)量及品質的影響[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4年
7 王兆卿;沙打旺營養(yǎng)品質改良育種的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00年
8 楊耀勝;不同調(diào)制方式對苜蓿干草品質的影響[D];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9 郭志強;南方紫花苜蓿新品種營養(yǎng)價值的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10 靳占虎;人工模擬增雨對白刺表型可塑性的影響[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2年
本文編號:2870310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nykjlw/nzwlw/2870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