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根際微域硫素形態(tài)變化及對砷和鎘生物有效性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4-06-06 04:05
在未污染及人工添加重金屬老化一年的水稻土中添加不同濃度不同形態(tài)的硫素,通過采用池栽試驗,探討硫素及重金屬對水稻pH、Eh、pe+pH的影響;水稻根際與非根際硫素化學形態(tài)轉化及其遷移規(guī)律;硫素對水稻不同部位干物重、水稻根系表面鐵錳膠膜含量、重金屬As、Cd在水稻不同部位的含量及轉移系數的影響;重金屬As、Cd在不同生育期賦存形態(tài)的變化及其在根際與非根際的遷移規(guī)律。結果表明:(1)水稻整個生育期內根際與非根際土壤溶液的氧化還原電位分別在71285 mV與85255 mV,總體上看,非根際土氧化還原電位低于根際土;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壤溶液的p H分別在7.68.4與7.48.4范圍內浮動;pe+pH值在9.513.4與9.412.8范圍內。(2)在水稻根際土中,硫素的添加能夠顯著增加水溶性與吸附性硫的質量分數,且未污染水稻土的顯著高于砷鎘污染水稻土的;無機硫形態(tài)表現為水溶性硫遠大于其余形態(tài),吸附性與鹽酸可溶性硫相對較少,最少的是鹽酸揮發(fā)性硫。在水稻非根際土中,在...
【文章頁數】: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1 文獻綜述
1.1 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
1.2 砷的污染現狀及其在土壤中的賦存形態(tài)
1.2.1 As的污染現狀
1.2.2 As對水稻的影響
1.2.3 As在水稻土壤中的形態(tài)及轉化
1.3 鎘的污染現狀及其在土壤中的賦存形態(tài)
1.3.1 Cd的污染現狀
1.3.2 Cd對水稻的影響
1.3.3 Cd在水稻土壤中的形態(tài)及轉化
1.4 水稻土中硫素的化學形態(tài)
1.4.1 土壤中的硫
1.4.2 硫素在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中的化學形態(tài)
1.5 硫素對重金屬有效性的影響
1.5.1 硫素對重金屬As有效性的影響
1.5.2 硫素對重金屬Cd有效性的影響
2 引言
3 材料與方法
3.1 試驗概況
3.2 試驗設計
3.3 試驗方法
3.3.1 土壤溶液環(huán)境監(jiān)測
3.3.2 水稻樣品的處理與測定
3.3.3 水稻土樣品的處理
3.3.4 數據處理與統(tǒng)計分析
4 結果與分析
4.1 根際與非根際土壤溶液Eh、pH和pe+pH值的變化
4.2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中無機硫賦存形態(tài)質量分數變化
4.2.1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水溶性硫質量分數變化
4.2.2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吸附性硫質量分數變化
4.2.3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鹽酸可溶性硫質量分數變化
4.2.4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鹽酸揮發(fā)性硫質量分數變化
4.2.5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無機硫質量分數變化
4.3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有機硫質量分數變化
4.4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中總硫質量分數變化
4.5 不同生育期水稻干物質量質量的變化
4.6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表鐵錳膠膜質量分數的變化
4.7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表鐵錳膠膜吸附As、Cd質量分數的變化
4.8 不同生育期水稻各部位As質量分數的變化
4.9 不同生育期水稻各部位對As的轉移系數
4.10 不同生育期水稻各部位Cd的質量分數變化
4.11 不同生育期水稻各部位對Cd的轉移系數
4.12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中As賦存形態(tài)的質量分數變化
4.12.1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非專性吸附態(tài)As質量分數變化
4.12.2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專性吸附態(tài)As質量分數變化
4.12.3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無定形鐵錳氧化物結合態(tài)As質量分數變化
4.12.4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結晶鐵錳氧化物結合態(tài)As質量分數變化
4.12.5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殘渣態(tài)As質量分數變化
4.13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中Cd賦存形態(tài)的質量分數變化
4.13.1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離子交換態(tài)Cd質量分數變化
4.13.2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碳酸鹽結合態(tài)Cd質量分數變化
4.13.3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弱有機態(tài)Cd質量分數變化
4.13.4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鐵錳氧化物結合態(tài)Cd質量分數變化
4.13.5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強有機態(tài)Cd質量分數變化
4.13.6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殘渣態(tài)Cd質量分數變化
5. 結論與討論
5.1 結論
5.2 討論
5.2.1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Eh、pH和pe+pH值變化
5.2.2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中無機硫賦存形態(tài)的變化
5.2.3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中有機硫變化
5.2.4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壤硫素遷移規(guī)律
5.2.5 硫素對水稻干物質重的影響
5.2.6 硫素對水稻根系鐵錳膠膜含量的影響
5.2.7 硫素對水稻根表膠膜As、Cd吸附的影響
5.2.8 硫素對水稻體內各部位As質量分數及其轉移系數的影響
5.2.9 硫素對水稻體內各部位Cd質量分數及其轉移系數的影響
5.2.10 硫素對水稻根際與非根際As的賦存形態(tài)的影響
5.2.11 硫素對水稻根際與非根際Cd的賦存形態(tài)的影響
參考文獻
ABSTRACT
附錄
本文編號:3990278
【文章頁數】: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1 文獻綜述
1.1 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
1.2 砷的污染現狀及其在土壤中的賦存形態(tài)
1.2.1 As的污染現狀
1.2.2 As對水稻的影響
1.2.3 As在水稻土壤中的形態(tài)及轉化
1.3 鎘的污染現狀及其在土壤中的賦存形態(tài)
1.3.1 Cd的污染現狀
1.3.2 Cd對水稻的影響
1.3.3 Cd在水稻土壤中的形態(tài)及轉化
1.4 水稻土中硫素的化學形態(tài)
1.4.1 土壤中的硫
1.4.2 硫素在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中的化學形態(tài)
1.5 硫素對重金屬有效性的影響
1.5.1 硫素對重金屬As有效性的影響
1.5.2 硫素對重金屬Cd有效性的影響
2 引言
3 材料與方法
3.1 試驗概況
3.2 試驗設計
3.3 試驗方法
3.3.1 土壤溶液環(huán)境監(jiān)測
3.3.2 水稻樣品的處理與測定
3.3.3 水稻土樣品的處理
3.3.4 數據處理與統(tǒng)計分析
4 結果與分析
4.1 根際與非根際土壤溶液Eh、pH和pe+pH值的變化
4.2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中無機硫賦存形態(tài)質量分數變化
4.2.1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水溶性硫質量分數變化
4.2.2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吸附性硫質量分數變化
4.2.3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鹽酸可溶性硫質量分數變化
4.2.4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鹽酸揮發(fā)性硫質量分數變化
4.2.5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無機硫質量分數變化
4.3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有機硫質量分數變化
4.4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中總硫質量分數變化
4.5 不同生育期水稻干物質量質量的變化
4.6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表鐵錳膠膜質量分數的變化
4.7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表鐵錳膠膜吸附As、Cd質量分數的變化
4.8 不同生育期水稻各部位As質量分數的變化
4.9 不同生育期水稻各部位對As的轉移系數
4.10 不同生育期水稻各部位Cd的質量分數變化
4.11 不同生育期水稻各部位對Cd的轉移系數
4.12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中As賦存形態(tài)的質量分數變化
4.12.1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非專性吸附態(tài)As質量分數變化
4.12.2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專性吸附態(tài)As質量分數變化
4.12.3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無定形鐵錳氧化物結合態(tài)As質量分數變化
4.12.4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結晶鐵錳氧化物結合態(tài)As質量分數變化
4.12.5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殘渣態(tài)As質量分數變化
4.13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中Cd賦存形態(tài)的質量分數變化
4.13.1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離子交換態(tài)Cd質量分數變化
4.13.2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碳酸鹽結合態(tài)Cd質量分數變化
4.13.3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弱有機態(tài)Cd質量分數變化
4.13.4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鐵錳氧化物結合態(tài)Cd質量分數變化
4.13.5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強有機態(tài)Cd質量分數變化
4.13.6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殘渣態(tài)Cd質量分數變化
5. 結論與討論
5.1 結論
5.2 討論
5.2.1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Eh、pH和pe+pH值變化
5.2.2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中無機硫賦存形態(tài)的變化
5.2.3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中有機硫變化
5.2.4 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壤硫素遷移規(guī)律
5.2.5 硫素對水稻干物質重的影響
5.2.6 硫素對水稻根系鐵錳膠膜含量的影響
5.2.7 硫素對水稻根表膠膜As、Cd吸附的影響
5.2.8 硫素對水稻體內各部位As質量分數及其轉移系數的影響
5.2.9 硫素對水稻體內各部位Cd質量分數及其轉移系數的影響
5.2.10 硫素對水稻根際與非根際As的賦存形態(tài)的影響
5.2.11 硫素對水稻根際與非根際Cd的賦存形態(tài)的影響
參考文獻
ABSTRACT
附錄
本文編號:3990278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nykjlw/nzwlw/399027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