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水文模型ABCD的應用和參數(shù)特征研究
【學位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6
【中圖分類】:P333;P339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選題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
1.2.1 全球氣候變化趨勢
1.2.2 流域水文對氣候變化響應的評估模型
1.2.3 概念性模型優(yōu)點和存在的問題
1.3 研究內(nèi)容和技術路線
第2章 ABCD模型原理
2.1 發(fā)展歷程
2.2 模型結構和公式
2.3 參數(shù)物理意義的初步分析
第3章 用ABCD模型分析NLRB流域
3.1 美國NLRB流域概況
3.2 流域長時間序列數(shù)據(jù)
3.3 ABCD模型參數(shù)反演
3.3.1 反演方法和參數(shù)取值區(qū)間
3.3.2 反演結果和效率評價
3.4 對極端氣候響應的模擬
3.4.1 情景設計
3.4.2 模擬結果及分析
第4章 用ABCD模型分析海流兔河流域
4.1 海流兔河流概況
4.1.1 地理位置
4.1.2 地質和水文地質背景
4.1.3 水文變化及人類活動的影響
4.2 流域數(shù)據(jù)初步分析
4.2.1 氣候數(shù)據(jù)
4.2.2 水文數(shù)據(jù)
4.3 海流兔河流域的ABCD模型
4.3.1 模型參數(shù)識別
4.3.2 反演結果和效率評價
4.3.3 極端氣候的水文情景模擬
第5章 基于HYDRUS模擬的ABCD模型參數(shù)分析
5.1 問題及其研究思路
5.2 土壤-植物-大氣連續(xù)體模型設計
5.2.1 SPAC模型框架
5.2.2 氣候情景設計
5.2.4 預熱期分析
5.3 HYDRUS模擬結果的參數(shù)敏感性
5.3.1 土壤殘余含水率
5.3.2 土壤飽和含水率
5.3.3 土壤水分特征曲線參數(shù)
5.3.4 土壤飽和滲透系數(shù)
5.3.5 參數(shù)敏感性小結
5.3.6 參數(shù)的聯(lián)合影響
5.4 ABCD模型參數(shù)的物理相關性
5.4.1 水文月尺度模型的等效參數(shù)
5.4.2 水文年尺度模型的等效參數(shù)
5.4.3 月尺度參數(shù)相關性分析
5.4.4 年尺度參數(shù)相關性分析
第6章 結論和建議
6.1 主要結論
6.2 問題和建議
致謝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春歧,張登杰;水文模型進展及展望[J];南水北調(diào)與水利科技;2004年06期
2 陳昊;南卓銅;;水文模型選擇及其研究進展[J];冰川凍土;2010年02期
3 徐宗學;彭定志;楊赤;;序 水文模型——一個充滿活力和挑戰(zhàn)的研究領域[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4 李萬緒;水文模型的灰色關聯(lián)評判[J];人民黃河;1988年06期
5 劉金清,陸建華;國內(nèi)外水文模型概論[J];水文;1996年04期
6 劉新仁;系列化水文模型研究[J];河海大學學報;1997年03期
7 金鑫;郝振純;張金良;;水文模型研究進展及發(fā)展方向[J];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04期
8 張金華;李少華;;水文模型參數(shù)識別技術綜述[J];電網(wǎng)與水力發(fā)電進展;2007年07期
9 蔡哈特;;水文尺度問題與水文模型探究[J];廣東科技;2007年11期
10 趙慧軍;;水文模型在干旱中的應用[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diào);2008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李明亮;基于貝葉斯統(tǒng)計的水文模型不確定性研究[D];清華大學;2012年
2 蘇鳳閣;大尺度水文模型及其與陸面模式的耦合研究[D];河海大學;2001年
3 李向陽;水文模型參數(shù)優(yōu)選及不確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4 牟麗琴;冰川積雪區(qū)流域熱力學水文模型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5 邢貞相;確定性水文模型的貝葉斯概率預報方法研究[D];河海大學;2007年
6 蘇丹陽;基于物理概念的水文模型InHM機群并行計算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7 楊曉華;參數(shù)優(yōu)選算法研究及其在水文模型中的應用[D];河海大學;2002年
8 晉華;雙超式產(chǎn)流模型的理論及應用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濤;基于CUDA的水文模型并行算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2 曹濤濤;缺乏觀測資料流域的概念性水文模型的研究[D];南昌工程學院;2015年
3 韓鵬飛;氣候水文模型ABCD的應用和參數(shù)特征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6年
4 趙長森;和田綠洲散耗型水文模型研究與應用[D];西安理工大學;2005年
5 羅曉琴;昆侖圓柏自然保護區(qū)無資料河流水文模型的構建和應用[D];新疆師范大學;2012年
6 曾舉;GIS水文模型及降雨徑流數(shù)值模擬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2年
7 王建平;數(shù)字流域與數(shù)字水文模型的集成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8 李丹穎;陸面水文模型VIC研究及其與天氣發(fā)生器的集成[D];武漢大學;2005年
9 梁睿;HEC-HMS水文模型在北張店流域的應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2年
10 徐好梅;子牙河流域生態(tài)水文模型的構建及其系統(tǒng)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842286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projectlw/dqwllw/2842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