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率域雙參數(shù)全波形反演研究
【學位單位】:西安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6
【中圖分類】:P631.4
【部分圖文】:
所以直達波傳到第一個檢波器的時間為 t 200 2000=100ms,從圖4-2 中可以看出,直達波與時間軸的交點正好在 100ms 處,由此可見正演結(jié)果是正確的。圖 4-3 給出了模型為圖 4-1 時在 50ms 和 100ms 時刻的波場快照,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表示道數(shù)。x(×5m)t(s)x(×5m)t(s)(a)無衰減共炮點道集記錄 (b)Q=50 時共炮點道集記錄圖 4-2 共炮點道集記錄(a)無衰減(b)Q=50Fig. 4-2 set record with common shot(a)no attenuation(b)Q=50(a) 無衰減 50ms 波場快照 (c)Q=50 時 50ms 波場快照(b) 無衰減 100ms 波場快照 (d)Q=50 時 100ms 波場快照圖 4-3 波場快照(a)無衰減 50ms(b)無衰減 100ms(c) Q=50 時 50ms(d)Q=50 時 100msFig.4-3wave field snapshot(a)no attenuation 50ms(b)no
x(×5m)記錄 (b)Q=50 時共炮點道集記錄圖 4-2 共炮點道集記錄(a)無衰減(b)Q=50et record with common shot(a)no attenuation(b)Q=50快照 (c)Q=50 時 50ms 波場快照x(×5m)z(×5m)
西安理工大學工程碩士專業(yè)學位論文證了 PML 吸收邊界條件的正確性。圖 4-5 給出了沒有采用 PML 吸收邊界層和采用 PML 吸收邊界層在 200ms 時刻場快照,從圖 4-5(a)中可以觀察到反射紋理,這是由邊界造成的,而在采用了 PML邊界層后,邊界反射被完全吸收掉,從而證明了 PML 吸收邊界效果良好。4.1.3 各種模型的正演模擬結(jié)果(1)夾層模型的正演模擬結(jié)果下面給出測試模型為夾層模型時的正演結(jié)果,理論模型為圖 4-6 所示,圖 4-6(a度模型,圖 4-6(b)為 Q 模型,所有模型均在同一尺度下繪制,波場空間被劃分成了 201個網(wǎng)格點,空間間隔為 5m,速度模型中背景速度值為 1500m/s,Q 模型中背景值為 1在深度 170m-250m,水平位置 100m-900m 之間有一個夾層,夾層速度值為 2500m/層 Q 值為 800,震源坐標為(100m,500m)。震源子波的主頻為 30HZ,PML 厚度為網(wǎng)格層,時間采樣間隔為 1ms,道集記錄長度為 770ms。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義;董良國;;基于截斷牛頓法的VTI介質(zhì)聲波多參數(shù)全波形反演[J];地球物理學報;2015年08期
2 楊午陽;王西文;雍學善;陳啟燕;;地震全波形反演方法研究綜述[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3年02期
3 余青露;韓立國;張瑩;孟慶巖;寧媛麗;黃飛;;基于BFGS算法的地層品質(zhì)因子反演方法[J];世界地質(zhì);2013年01期
4 劉璐;劉洪;劉紅偉;;優(yōu)化15點頻率-空間域有限差分正演模擬[J];地球物理學報;2013年02期
5 廖建平;劉和秀;王華忠;彭葉輝;楊天春;王齊仁;馬在田;;快速高精度的頻率空間域聲波數(shù)值模擬方法研究[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1年04期
6 賈躍瑋;楊銳;;基于MATLAB的地震正演模型實現(xiàn)[J];計算機與數(shù)字工程;2009年07期
7 任浩然;王華忠;龔婷;;標量地震波頻率-空間域有限差分法數(shù)值模擬[J];石油物探;2009年01期
8 李信富;李小凡;張美根;;地震波數(shù)值模擬方法研究綜述[J];防災(zāi)減災(zāi)工程學報;2007年02期
9 殷文;印興耀;吳國忱;梁鍇;;高精度頻率域彈性波方程有限差分方法及波場模擬[J];地球物理學報;2006年02期
10 馬昭軍;劉洋;;地震波衰減反演研究綜述[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5年04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高鳳霞;頻率域波動方程多參數(shù)全波形反演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847538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projectlw/dqwllw/2847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