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冷卻劑環(huán)境影響的疲勞分析研究
【學位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7
【中圖分類】:TL353
【部分圖文】:
通大學工程碩士學位論文 第二章 核安全 1 級部件的疲勞分析.1、A.2 和 A.3 分別給出了碳鋼、低合金鋼、奧氏體鋼和鎳鉻鐵合金適用的曲線,如圖 4、圖 5 和圖 6 所示[6]。
圖 4 NUREG/CR-6909 給出的碳鋼適用的設計疲勞曲線Fig.4 Fatigue Design Curves for Carbon Steels in NUREG/CR-6909
圖 6 NUREG/CR-6909 給出的奧氏體鋼和鎳鉻鐵合金適用的設計疲勞曲線ig.6 Fatigue Design Curves for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s and Ni-Cr-Fe Alloy in NUREG/CR-69NUREG/CR-6909 給出了碳鋼、低合金鋼、奧氏體鋼及鎳鉻鐵合金等材料的環(huán)響疲勞修正系數 Fen 及其有關參數的確定方法[6]。碳鋼/低合金鋼的環(huán)境疲勞修正系數 Fen 和有關參數的確定公式詳見表 3。對碳合金鋼,應變幅值的閾值為 0.07%,當應變幅值低于 0.07%時環(huán)境疲勞修正系n 可取 1.0。奧氏體鋼,包括 304、310、316、347 和 348,的環(huán)境疲勞修正系數 Fen 和有數的確定公式詳見表 4。對奧氏體鋼,應變幅值的閾值為 0.10%,當應變幅值小10%時環(huán)境疲勞修正系數 Fen 可取 1.0。鎳鉻鐵合金,包括 600 合金和 690 合金,的環(huán)境疲勞修正系數 Fen 和有關參數定公式詳見表 5。對鎳鉻鐵合金,應變幅值的閾值為 0.10%,當應變幅值小于 0.1環(huán)境疲勞修正系數 Fen 可取 1.0。需要注意的是,在應用第五章所述分段逼近法進行應力速率和環(huán)境疲勞修正系計算時不考慮應變幅值閾值,否則有可能得到不偏保守的結果。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紅霞;;ANSYS在鐵路機車仿真疲勞分析的應用[J];CAD/CAM與制造業(yè)信息化;2009年Z1期
2 楊德榮;橢圓截面構件的疲勞分析[J];航空學報;1988年S1期
3 嚴永德,王寬福,郝蘇,薛繼良;接管區(qū)含缺陷的壓力容器的疲勞分析[J];石油化工設備;1989年02期
4 甘錫林;朱勝昌;張晉倫;;單點系泊系統(tǒng)立管水彈性疲勞分析[J];海洋工程;1989年04期
5 張林波;柳楊;黃鵬程;瞿元;;有限元疲勞分析法在汽車工程中的應用[J];計算機輔助工程;2006年S1期
6 臧峰剛;王偉;劉文進;張毅雄;曾忠秀;楊凱;鄒鳴中;;反應堆冷卻劑系統(tǒng)輔助管道缺陷焊縫疲勞分析與評價[J];原子能科學技術;2008年S2期
7 張林波;黃鵬程;柳楊;瞿元;;基于模態(tài)應力恢復的有限元疲勞分析法[J];計算機輔助工程;2006年S1期
8 吳駿;李紅霞;;公軌兩用橋吊桿疲勞分析程序實現方法[J];山西建筑;2009年35期
9 王成龍,張治;疲勞分析在汽車零部件設計中的應用[J];上海汽車;2002年08期
10 張旭;唐卉;徐翔;;基于ANSYS對鎖斗過濾器法蘭進行疲勞分析[J];鍋爐制造;2017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于浩洋;基于疲勞分析的800MN模鍛壓機可靠性及監(jiān)測系統(tǒng)研究[D];燕山大學;2014年
2 李福強;大型輪式收獲機械車架疲勞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6年
3 徐文濤;車輛與道路/橋梁耦合隨機動力分析及優(yōu)化[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4 崔磊;深水半潛式平臺疲勞分析及關鍵節(jié)點的疲勞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5 連宇順;合成纖維系纜的復雜力學性能及其對繃緊式系泊系統(tǒng)動力響應的影響[D];天津大學;2016年
6 王長新;某輕型客車變剛度懸架系統(tǒng)的優(yōu)化、調校與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東龍;基于虛擬迭代的某輕卡后橋疲勞分析研究[D];中北大學;2019年
2 鄧晶晶;考慮冷卻劑環(huán)境影響的疲勞分析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7年
3 林家輝;雙捆結繩器關鍵部件的疲勞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17年
4 吳駿;公軌兩用特大橋吊桿疲勞分析[D];中南大學;2008年
5 胡豐梁;潛艇結構的疲勞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6 鐘知原;動應力數據采集及疲勞分析系統(tǒng)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年
7 楊曉君;三峽轉輪疲勞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8 汪秋良;油輪結構疲勞分析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1年
9 李孔娟;基于Hybrid FE-SEA結構中頻聲振疲勞分析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7年
10 劉曉苗;特殊形狀貫穿件焊接殘余應力和疲勞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886917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projectlw/hkxlw/2886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