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部地區(qū)強對流冰雹過程數值模擬和機理分析
【學位單位】:南京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P458.121.2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冰雹強對流風暴的國內外研究進展
1.2.1 冰雹天氣氣候特點
1.2.2 冰雹云宏微觀結構
1.2.3 冰雹增長理論
1.3 冰雹預報方法
1.4 本文研究內容及意義
1.5 本文創(chuàng)新點
參考文獻
第二章 ARPS模式、微物理過程參數化與冰雹定量預報
2.1 ARPS模式
2.2 模式微物理過程參數化
2.2.1 Bin方案
2.2.2 Bulk方案
2.3 冰雹定量預報方法
2.3.1 地面最大可能冰雹尺度-MESH
2.3.2 地面累積一定尺度冰雹數-SAHNC
h及最大冰雹尺度-Dmax'> 2.3.3 雹云內大于某尺度雹總數Nh及最大冰雹尺度-Dmax
2.4 Neighborhood-based方法對冰雹MESH預報定量評估
2.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三章 一次脈沖冰雹風暴中冰雹定量預報和機理分析
3.1 引言
3.2 脈沖冰雹風暴個例簡介和實驗設計
3.2.1 個例簡介
3.2.2 實驗設計
3.3 冰雹定量預報
3.4 脈沖冰雹云的宏微觀結構與冰雹生長機理
3.4.1 發(fā)展階段(0940-1010UTC)
3.4.2 成熟階段(1010-1040UTC)
3.4.3 消散階段(1040-1120UTC)
3.5 脈沖冰雹風暴演變概念模型
3.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四章 一次江蘇多單體冰雹風暴冰雹定量預報及預報能力評估
4.1 引言
4.2 多單體冰雹風暴個例簡介和實驗設計
4.2.1 個例簡介
4.2.2 實驗設計
4.3 不同微物理方案模擬冰雹風暴強度差異
4.4 不同微物理參數化方案的冰雹定量預報能力評估
4.4.1 地面最大可能冰雹尺度-MESH
4.4.2 地面累積冰雹質量和濃度
4.4.3 冰雹云內雹尺度分布特點
4.5 不同微物理方案中冰雹生長差異診斷分析
4.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基于診斷譜形參數的雙參數微物理方案設計和性能評估
5.1 引言
5.2 方案設計思路及與ARPS的耦合
5.3 設計方案性能評估
5.3.1 實驗設計
5.3.2 實驗結果分析
5.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江蘇多單體冰雹風暴觸發(fā)和演變機理分析
6.1 引言
6.2 冰雹風暴天氣背景分析
6.3 實驗設計
6.4 模擬結果與觀測驗證
6.4.1 雷達反射率對比
6.4.2 地面累積降水分布
6.5 對流觸發(fā)與維持機制
6.6 海上低渦渦度來源分析
6.7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七章 總結與展望
7.1 全文總結
7.2 討論與展望
致謝
附錄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秀梅;雷生國;殷顯輝;;海東地區(qū)一次冰雹天氣分析[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6年22期
2 孟瑩;;內蒙古鄂溫克族自治旗冰雹天氣分布特征分析[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7年05期
3 聶曉婷;鄒曉玲;;冰雹天氣的地面氣象觀測技術[J];廣東氣象;2016年03期
4 趙強;郭莉;;商洛地區(qū)冰雹天氣形勢及潛勢預報指標[J];陜西氣象;2014年06期
5 王海娥;余學英;沈潔;;2012年夏季西寧地區(qū)兩次冰雹天氣的對比分析[J];青海氣象;2014年04期
6 楊淑梅;董學賢;;一次明顯的冰雹天氣分析[J];北京農業(yè);2015年29期
7 高曉梅;馬守強;王旭;閆鳳君;孫麗娟;;濰坊地區(qū)一次強冰雹天氣成因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4年11期
8 崔庭;袁洪釗;杜龍彩;冷海燕;孫旭東;黃焱;;黔西南州兩次特殊天氣系統(tǒng)發(fā)生冰雹天氣的對比分析[J];貴州氣象;2013年S1期
9 楊新海;任朝武;謝巍;康巍;;農七師墾區(qū)一次冰雹天氣特征分析[J];農村科技;2011年01期
10 黃河清;江蘇鹽場冰雹天氣初析[J];蘇鹽科技;2005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羅麗萍;中國東部地區(qū)強對流冰雹過程數值模擬和機理分析[D];南京大學;201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楊旭;金字塔點陣結構冰雹沖擊響應及損傷預測研究[D];中國民航大學;2017年
2 楊冉;基于ABAQUS的汽車夾層玻璃受冰雹沖擊的動態(tài)響應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7年
3 王成坤;2014年3月19日冰雹天氣發(fā)生的分析與數值模擬[D];浙江大學;2015年
4 石寶靈;云南多普勒天氣雷達網探測冰雹能力的評估與冰雹識別方法研究[D];蘭州大學;2017年
5 魏勇;新疆石河子墾區(qū)沙漠邊緣地帶的冰雹預警指標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大學;2017年
6 孫瑩;廣西地區(qū)冰雹天氣成因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7年
7 王培濤;濱州地區(qū)冰雹天氣分型和物理量指標研究及應用[D];蘭州大學;2017年
8 孫旭映;甘肅省冰雹天氣形成機理、特征及雷達識別技術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7年
9 裴江文;利用多種氣象資料對南疆西部冰雹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884848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projectlw/qxxlw/2884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