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玻璃真空太陽集熱管的實驗研究與CFD數(shù)值模擬
【學位單位】:云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3
【中圖分類】:TK513.1
【部分圖文】:
第 2 章 全玻璃真空太陽集熱管的熱性能及其評價參數(shù)第 2 章 全玻璃真空太陽集熱管的熱性能及其評價參數(shù)全玻璃真空管由兩根同軸玻璃管組成,如圖 2.1 所示。其內(nèi)玻璃管一端為閉的圓頂形狀,由罩玻璃管封離端內(nèi)帶吸氣劑的支撐件支撐;另一端與罩玻管的另一端熔封成為環(huán)狀的開口端。太陽選擇性吸收涂層沉積在內(nèi)玻璃管的表面,形成吸熱體,將太陽能轉換為熱能,加熱內(nèi)玻璃管內(nèi)的傳熱工質(zhì)(通為水)。綜合體現(xiàn)全玻璃真空管單管熱性能的主要技術指標為空曬性能參數(shù)、曬太陽輻照量和平均熱損系數(shù)。這三項熱性能參數(shù)由清華大學殷志強[5]提出并成國家標準 GB/T 17049-2005“全玻璃真空太陽集熱管”[2]。而衡量選擇性吸涂層的光學性能主要為吸收比和發(fā)射比。
通過管壁與流體之間的自然對流換熱,流體所內(nèi)外管之間為真空夾層,熱量散失主要為輻射熱損的傳導和輻射損失,向環(huán)境產(chǎn)生的總熱損為 QL。忽能量守恒定律[47]有IALQ Q Q進一步表述為1( ) ( )mf c A L T m adTc m A G A U T Tdt 的比熱容(J/(kg·℃)),m 為工質(zhì)的質(zhì)量(kg),Tm 為時間(s),Ac為真空管的有效采光面積(m2), 為(無量綱), 為選擇性吸收涂層的吸收比(無量綱,AA為吸熱體表面積(內(nèi)管的表面積,m2),ULT為a1為罩管溫度(℃)。輻射能量
圖 2.3 空曬性能參數(shù)和悶曬太陽輻照量測試裝置示意圖圖 2.4 空曬性能參數(shù)和悶曬太陽輻照量測試裝置照片太陽集熱管;2. 漫反射平板;3. 溫度探頭;4. 保溫帽;5. 總輻;7. 測試支撐架;8. 環(huán)境風速儀; 9. 數(shù)據(jù)記錄儀;10. 計算機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立明;;太陽能選擇性吸收涂層的研究進展[J];粉末冶金材料科學與工程;2009年01期
2 曲偉;袁達忠;李玉華;;納米流體脈動熱管的流動與傳熱性能研究[J];工程熱物理學報;2009年10期
3 馮毅;胡曉景;;空氣作工質(zhì)的真空集熱管內(nèi)流動與換熱分析[J];節(jié)能技術;2009年06期
4 李劍;張文基;孫清;樸在林;;灰塵對全玻璃真空太陽集熱管熱性能的影響[J];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2008年03期
5 殷志強,史月艷,林子為;用于全玻璃真空集熱管的黑鎳選擇性涂層[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2年02期
6 吳家慶,陶祖巖,王鳳春,李世蓮;玻璃真空集熱管的真空獲得與真空壽命[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2年02期
7 金大志,唐平瀛,劉鐵,談效華,戴晶怡;潘寧放電在密封電真空器件真空度測量中的應用[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2年03期
8 唐潤生,呂恩榮;集熱器最佳傾角的選擇[J];太陽能學報;1988年04期
9 殷志強,唐軒;全玻璃真空太陽集熱管光-熱性能[J];太陽能學報;2001年01期
10 毛凌波;張仁元;柯秀芳;劉宗建;;納米流體太陽集熱器的光熱性能研究[J];太陽能學報;2009年1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邵波;納米流體強化傳熱的實驗和數(shù)值模擬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2 倪煜;以納米流體為工質(zhì)的自然循環(huán)太陽能集熱系統(tǒng)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881751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projectlw/xnylw/2881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