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脫硫劑冶金物理化學性質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5-03-18 01:00
鐵水預處理脫硫是一項精煉高檔次鋼材的有效方法,和其他脫硫劑相比,鎂基脫硫劑擁有更強的脫硫能力,用其脫硫能夠制得擁有很高純度、潔凈度的鋼產品。其制備過程比較復雜,而且成本比較高,整個過程中鎂的利用率也非常低。本文研究開發(fā)一種新的脫硫劑及脫硫工藝,這種新型脫硫劑是由氟化物和氧化鎂及一定量助溶劑按一定的配比關系配制而成的電解質體系。將制備好的新型脫硫劑應用于鐵水預處理進行脫硫實驗,與此同時,在鐵液施加直流電場,MgO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電解出金屬Mg與鐵水中的硫原位反應生成MgS,從而達到脫硫的目的。如果能夠成功,它將取代傳統(tǒng)的菱鎂礦→金屬鎂→鈍化鎂顆!F水預處理脫硫生產流程,成為一種新型的脫硫技術,它將降低整個過程中的能量損耗,簡化脫硫部分的生產工藝,從而節(jié)約生產成本。檢索發(fā)現(xiàn)有關電解脫硫的文獻很少。本文結合了電解法煉鎂和鎂基脫硫技術,以理想電解質體系配制的脫硫劑為主要研究對象,測定脫硫劑體系的熔化性溫度﹑粘度、初晶溫度、熔鹽密度、電導率等物理化學性質。結合礦物相結構分析、熔渣共存理論、相圖理論分析綜合研究各種添加物對氧化鎂電解產生金屬鎂的影響,最終確定脫硫劑的最佳體系。研究發(fā)現(xiàn):由于MgO...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緒論
1.1 硫對鋼的影響
1.2 鐵水預處理脫硫背景與應用
1.2.1 鐵水預處理脫硫時代背景
1.2.2 鐵水預處理脫硫技術的主要方法
1.2.3 鐵水預處理脫硫技術的優(yōu)勢
1.3 常見脫硫劑
1.3.1 蘇打(Na2CO3)脫硫劑
1.3.2 石灰(CaO)脫硫劑
1.3.3 鎂(Mg)脫硫劑
1.4 各種脫硫劑的優(yōu)缺點
1.5 鎂基脫硫劑鐵水預處理的概況
1.6 鎂的性質與應用
1.7 鎂的冶煉工藝和現(xiàn)有方法
1.7.1 皮江法煉鎂
1.7.2 碳熱還原法煉鎂
1.7.3 電解法煉鎂
2.課題背景、意義及創(chuàng)新
2.1 課題背景
2.2 課題內容
2.3 課題意義及創(chuàng)新
3.實驗內容及方案
3.1 實驗設備及原理
3.1.1 脫硫劑體系的選擇及制備
3.1.2 脫硫劑熔點
3.1.3 粘度
3.1.4 熔鹽密度測定
3.1.5 電導率測定
3.1.6 初晶溫度
3.1.7 X射線衍射
3.2 實驗過程
3.2.1 實驗原料準備
3.2.2 測定熔點
3.2.3 測定脫硫劑粘度
3.2.4 脫硫劑熔鹽密度測定
3.2.5 脫硫劑電導率測定
3.2.6 脫硫劑初晶溫度測定
3.2.7 X射線衍射實驗
4.脫硫劑物理化學性質分析
4.1 脫硫劑體系選取的方法及分析
4.2 熔點實驗及優(yōu)化分析
4.2.1 熔點
4.2.2 熔點的優(yōu)化
4.2.3 熔點的對比實驗
4.3 熔體物性綜合分析
4.3.1 粘度實驗結果及分析
4.3.2 密度
4.3.3 電導率
4.3.4 初晶溫度
4.4 新型脫硫劑的確定
4.5 新型脫硫劑的X射線衍射實驗
5.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4035747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緒論
1.1 硫對鋼的影響
1.2 鐵水預處理脫硫背景與應用
1.2.1 鐵水預處理脫硫時代背景
1.2.2 鐵水預處理脫硫技術的主要方法
1.2.3 鐵水預處理脫硫技術的優(yōu)勢
1.3 常見脫硫劑
1.3.1 蘇打(Na2CO3)脫硫劑
1.3.2 石灰(CaO)脫硫劑
1.3.3 鎂(Mg)脫硫劑
1.4 各種脫硫劑的優(yōu)缺點
1.5 鎂基脫硫劑鐵水預處理的概況
1.6 鎂的性質與應用
1.7 鎂的冶煉工藝和現(xiàn)有方法
1.7.1 皮江法煉鎂
1.7.2 碳熱還原法煉鎂
1.7.3 電解法煉鎂
2.課題背景、意義及創(chuàng)新
2.1 課題背景
2.2 課題內容
2.3 課題意義及創(chuàng)新
3.實驗內容及方案
3.1 實驗設備及原理
3.1.1 脫硫劑體系的選擇及制備
3.1.2 脫硫劑熔點
3.1.3 粘度
3.1.4 熔鹽密度測定
3.1.5 電導率測定
3.1.6 初晶溫度
3.1.7 X射線衍射
3.2 實驗過程
3.2.1 實驗原料準備
3.2.2 測定熔點
3.2.3 測定脫硫劑粘度
3.2.4 脫硫劑熔鹽密度測定
3.2.5 脫硫劑電導率測定
3.2.6 脫硫劑初晶溫度測定
3.2.7 X射線衍射實驗
4.脫硫劑物理化學性質分析
4.1 脫硫劑體系選取的方法及分析
4.2 熔點實驗及優(yōu)化分析
4.2.1 熔點
4.2.2 熔點的優(yōu)化
4.2.3 熔點的對比實驗
4.3 熔體物性綜合分析
4.3.1 粘度實驗結果及分析
4.3.2 密度
4.3.3 電導率
4.3.4 初晶溫度
4.4 新型脫硫劑的確定
4.5 新型脫硫劑的X射線衍射實驗
5.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4035747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projectlw/yjlw/40357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