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虛擬自由與開放的網絡交際
本文關鍵詞:基于虛擬自由與開放的網絡交際,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網絡交際語境中,交際主體個人信息和交際活動場景等要素都具有很強的虛擬性。這種虛擬是對現實語境的補充,也是人類試圖突破現實語境的限制而獲得更大自由的體現。虛擬化語境中的交際活動和交際主體的虛擬性帶來了時空、身份和規(guī)則的自由,也帶來了信息發(fā)布、軟件平臺功能和交際方式等方面的開放性。但這種自由與開放并非毫無限度,而是受現實語境即社會文化背景等因素的直接規(guī)約。就此而言,網絡交際語境只是虛擬空間中的烏托邦。
【作者單位】: 蘭州財經大學商務傳媒學院;
【關鍵詞】: 網絡交際 虛擬語境 自由 開放 限度
【基金】:甘肅省社科規(guī)劃基金資助項目(13KJ01)
【分類號】:B82-052
【正文快照】: 網絡交際是以網絡為語言載體的交際,是由計算機、手機等終端硬件設備為輸入和輸出工具,以各類社交軟件為具體手段,以這些軟件所特有的“語言”為載體,以網絡交際的特殊方式為優(yōu)勢,進行信息傳遞與接收的活動。網絡交際語境就是這種活動發(fā)生的環(huán)境,包括交際主體的文化背景、年齡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紅平;孫蓉娣;;淺析網絡交際對跨文化交際的挑戰(zhàn)和應對策略[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3期
2 郭芷;;試談語境在網絡交際中的作用[J];寫作;2002年05期
3 曾立;對網絡交際語言情感符的語言學觀照[J];外語電化教學;2003年06期
4 呂明臣;網絡交際中自然語言的屬性[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年02期
5 張玲;;網絡交際中的跨文化交際研究[J];時代文學(理論學術版);2007年07期
6 李睿;;網絡交際中語言的失范與思考[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7 劉衛(wèi)兵;;英漢網絡交際詞語理據之比較[J];南昌高專學報;2009年03期
8 王茂;;關聯條件在網絡交際中的變化[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9 溫志國;;簡析網絡交際語言[J];陜西教育·理論;2006年08期
10 張霞;;論語境在網絡交際中的制約作用[J];現代企業(yè)教育;2006年2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肖惠萍;;網絡交際的正特征和正功能[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王安琛;;淺論網絡語境的心理性特征[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記者 譚亞明;農民成為網絡交際的活躍分子[N];中國人口報;2007年
2 馮振宇;藍領和農民青睞網絡社交[N];中國工商報;2007年
3 徐默凡 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網絡語言呈游戲化傾向[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婷;論網絡交際給跨文化交際帶來的沖擊[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2 桑田;網絡跨文化交際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詹嬌;網絡語言形成發(fā)展動因分析及其影響[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葉亞玲;基于文本的網絡交際對語言交際原則的運用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8年
5 于瑋娜;網絡交際中的性別差異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孫麗麗;分析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在基于文本的網絡交際中的運用與違背[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7 吳秀今;關于網絡語言的分析研究[D];延邊大學;2011年
8 趙素娟;關聯理論視角下的網絡交際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梁曉菲;[D];青島大學;2011年
10 李偉;網絡語言中的反語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虛擬自由與開放的網絡交際,,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56566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56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