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恐怖主義背景下我國恐怖活動犯罪新特點探析
發(fā)布時間:2024-05-08 20:48
國際恐怖主義組織在全球范圍內利用其影響力不斷傳播其恐怖主義行為模式,使得世界范圍內不同地域恐怖行為模式在形態(tài)上存在一定的趨同性和相似性。從近年來發(fā)生的典型案件中可知,我國恐怖活動犯罪在組織形式、犯罪實施方式、人員結構以及與境外國際恐怖組織之間的聯(lián)系等層面與國外恐怖主義組織已經形成了某種復雜的關聯(lián),這種關聯(lián)主導下的犯罪模式將成為我國恐怖活動犯罪發(fā)展的新態(tài)勢。因此,從國際恐怖主義視角去觀察和思考,深入研究國外恐怖主義行為模式對我國恐怖活動犯罪呈現的新態(tài)勢的內在關系,從根源上切斷外來恐怖主義的影響,并以反恐本土化的角度及時調整預防和打擊策略是反恐工作的重點。具體可采取如下應對措施:群防群治,夯實基礎,打造社區(qū)反恐警務模式;"網上和線下"雙管齊下,打擊"恐怖文化"傳播途徑;加強特殊區(qū)域反恐安全排查,從恐怖襲擊可能的源頭入手加強安保力量;加強專門化特警反恐處置力量及相關情報工作;強化國家、地區(qū)間的協(xié)調與溝通機制,共同防范打擊恐怖活動。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一、國際恐怖主義犯罪的新動向
(一)恐怖主義全球化趨勢依然未改變
(二)隨著“伊斯蘭國的”覆滅,其殘部在“就地圣戰(zhàn)”思想影響與中東恐怖分子回流交織在一起,破壞力依然巨大
(三)恐怖襲擊的方式上,利用自殺式襲擊或者和針對無辜平民的襲擊方式盛行,恐怖襲擊方式更加策略化
(四)恐怖主義傳播模式上,國際恐怖組織利用其影響力宣傳和通過恐怖人員為載體在“地理空間”以及思想和行為上的“恐怖主義模式輸出”,其影響仍將持續(xù)
二、國際恐怖主義背景下我國恐怖活動犯罪新勢態(tài)
(一)犯罪類型上看集團化特征明顯
(二)學習國外恐怖組織組織形式,準軍事化特征逐漸凸顯
1. 武器裝備準軍事化特征明顯
2. 恐怖襲擊戰(zhàn)術運用呈現準軍事化特點
3. 在實施犯罪的組織和人員調配上體現了準軍事化特征
4. 成員堅定的意志力、頑固的抵抗能力所折射出的準軍事化特征
(三)犯罪集團成員泛社會化趨勢明顯
(四)國外恐怖勢力對我國恐怖活動犯罪的滲透、影響作用較大
(五)恐怖活動犯罪嫌疑人接受極端思想途徑的走向科技化、網絡化
四、國際恐怖主義背景下公安機關處置恐怖活動犯罪策略探析
(一)群防群治,夯實基礎,打造社區(qū)反恐警務模式
(二)“網上和線下”雙管齊下,打擊“恐怖文化”傳播途徑
(三)加強特殊區(qū)域反恐安全排查,從恐怖襲擊可能的源頭入手加強安保力量
(四)加強專門化特警反恐處置力量及相關情報工作
(五)強化國家、地區(qū)間的協(xié)調與溝通機制,共同防范打擊恐怖活動
本文編號:3967801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一、國際恐怖主義犯罪的新動向
(一)恐怖主義全球化趨勢依然未改變
(二)隨著“伊斯蘭國的”覆滅,其殘部在“就地圣戰(zhàn)”思想影響與中東恐怖分子回流交織在一起,破壞力依然巨大
(三)恐怖襲擊的方式上,利用自殺式襲擊或者和針對無辜平民的襲擊方式盛行,恐怖襲擊方式更加策略化
(四)恐怖主義傳播模式上,國際恐怖組織利用其影響力宣傳和通過恐怖人員為載體在“地理空間”以及思想和行為上的“恐怖主義模式輸出”,其影響仍將持續(xù)
二、國際恐怖主義背景下我國恐怖活動犯罪新勢態(tài)
(一)犯罪類型上看集團化特征明顯
(二)學習國外恐怖組織組織形式,準軍事化特征逐漸凸顯
1. 武器裝備準軍事化特征明顯
2. 恐怖襲擊戰(zhàn)術運用呈現準軍事化特點
3. 在實施犯罪的組織和人員調配上體現了準軍事化特征
4. 成員堅定的意志力、頑固的抵抗能力所折射出的準軍事化特征
(三)犯罪集團成員泛社會化趨勢明顯
(四)國外恐怖勢力對我國恐怖活動犯罪的滲透、影響作用較大
(五)恐怖活動犯罪嫌疑人接受極端思想途徑的走向科技化、網絡化
四、國際恐怖主義背景下公安機關處置恐怖活動犯罪策略探析
(一)群防群治,夯實基礎,打造社區(qū)反恐警務模式
(二)“網上和線下”雙管齊下,打擊“恐怖文化”傳播途徑
(三)加強特殊區(qū)域反恐安全排查,從恐怖襲擊可能的源頭入手加強安保力量
(四)加強專門化特警反恐處置力量及相關情報工作
(五)強化國家、地區(qū)間的協(xié)調與溝通機制,共同防范打擊恐怖活動
本文編號:3967801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ekelunwen/waijiao/3967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