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俄羅斯各派人士論蘇聯(lián)八一九事件
[Abstract]:On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the August 19 incident, Russian authorities did not take any special action, while the mainstream media commented on the incident in various ways. Twenty years later,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have roughly three kinds of comments on the nature of the incident: the coup d'茅 tat.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t the top saved the Soviet Union. 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reasons for the failure of the National Emergency Committee, but basically it is believed that, on the one hand, the National Emergency Committee is weak in organization, weak in will and indecisive in its actions; On the other hand, the objective situation at that time was unfavorable, and its actions were used by the Democrats. The failure of the National Emergency Council made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irreversible. The views of various parties on the August 19 incident are helpful to the study of the causes of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reflection of the parties, especially the Communists, has provided enlightenment to the Communist Party, which is still in power today.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國際共運部;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獨聯(lián)體國家共產(chǎn)黨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編號:08BKS037)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K512.5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蘇聯(lián)10大未解之謎[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22期
2 ;美列出蘇聯(lián)十大未解之謎[J];黨政論壇(干部文摘);2011年08期
3 肖楓;;研究蘇聯(lián)解體最要緊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對頭[J];科學社會主義;2011年04期
4 張健榮;;“別洛維日協(xié)議”與蘇聯(lián)解體[J];社會觀察;2011年09期
5 張澍;;中國特殊利益集團的滋長及對策——基于蘇聯(lián)解體20年的反思[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7期
6 ;閱讀蘇聯(lián)(之一)[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1年08期
7 葉丹江;官智強;;蘇聯(lián)解體原因探析[J];華章;2011年14期
8 栗曉斌;;試析蘇聯(lián)解體對世界格局的影響[J];慶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4期
9 余金成;鄭安定;;放棄社會主義價值目標是蘇聯(lián)解體的根本原因[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1年04期
10 王斌;;試析現(xiàn)代化視角下的蘇聯(lián)解體[J];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欒文蓮;;運用唯物史觀基本觀點評析蘇聯(lián)解體[A];“蘇東劇變20年與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學術研討會暨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2011年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秦龍;;論蘇聯(lián)解體的原因和歷史教訓[A];“蘇東劇變20年與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學術研討會暨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2011年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1年
3 李慎明;;蘇共的蛻化變質(zhì)是蘇聯(lián)解體的根本原因[A];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周年黨建研討會論文選編(下冊)[C];2011年
4 吳非;;蘇聯(lián)解體與媒體轉型[A];中國首屆“海峽兩岸俄語教學與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建新;;關于蘇聯(lián)解體的再思考[A];紀念北京市國際共運史學會成立20周年論文集[C];2000年
6 陳鳳翔;;從蘇共亡黨、蘇聯(lián)解體看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極端重要性[A];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周年黨建研討會論文選編(下冊)[C];2011年
7 趙曜;;蘇聯(lián)劇變和解體緣自內(nèi)部——蘇共亡黨、蘇聯(lián)解體20年后的思考[A];“蘇東劇變20年與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學術研討會暨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2011年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1年
8 黃宗良;;從民主民生問題看蘇共政權之得失——紀念十月革命90周年[A];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2007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吳恩遠;;蘇聯(lián)“大清洗”問題爭辯的癥結及其意義[A];和諧社會自主創(chuàng)新與文化交融——2006學術前沿論壇論文集(上卷)[C];2006年
10 張傳鶴;;前蘇聯(lián)和俄羅斯民主社會主義者們的理想與現(xiàn)實的反差——蘇聯(lián)解體十七年祭[A];改革開放與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學術研討會暨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駐莫斯科記者 李永全;這里見證了蘇聯(lián)解體[N];光明日報;2009年
2 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所研究員 陳之驊;蘇聯(lián)解體的根本原因在于蘇共的蛻化變質(zhì)[N];光明日報;2011年
3 鐘哲;揭示蘇聯(lián)解體的深層原因[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4 記者 李向軍;蘇聯(lián)解體2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N];光明日報;2011年
5 王偉光 中國社會科學院常務副院長;在“中國社會科學論壇——蘇聯(lián)解體2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致辭[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6 大衛(wèi)·科茨 馬薩諸塞大學阿姆斯特分校、上海財經(jīng)大學經(jīng)濟學教授 陳承新 譯;蘇聯(lián)解體與當今國際社會主義運動[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7 ;深入剖析蘇聯(lián)解體因果教訓 準確把握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fā)展趨勢[N];光明日報;2011年
8 金雁;蘇聯(lián)解體20年祭[N];經(jīng)濟觀察報;2011年
9 肖楓;究竟應如何看待蘇聯(lián)解體?[N];學習時報;2011年
10 閻明復;揭示大國悲劇真相根由[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鶴梅;蘇聯(lián)官僚特權階層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2 劉玉寶;早期蘇聯(lián)核計劃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3 汪金國;現(xiàn)代中亞社會發(fā)展狀況與趨勢研究[D];蘭州大學;2003年
4 王振海;戈爾巴喬夫時期蘇聯(lián)宗教政策及其影響(1985-1991)[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沈影;蘇聯(lián)領土擴張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9年
6 鈕維敢;東亞冷戰(zhàn)遺留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7 王克寧;蘇共執(zhí)政時期意識形態(tài)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8 郭永勝;蘇聯(lián)“持不同政見者運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饒淑瑩;世紀之交的帝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焦一強;吉爾吉斯斯坦政治轉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畢玉芳;中國共產(chǎn)黨對蘇聯(lián)解體教訓的認識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2 江名;蘇聯(lián)解體原因的國際政治學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雷薇薇;全球化視角中蘇聯(lián)解體的原因和教訓[D];江西師范大學;2012年
4 陳飛;蘇共黨內(nèi)特權階層對蘇聯(lián)解體的影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5 張飛雄;冷戰(zhàn)時期美蘇對外擴張?zhí)攸c的比較[D];西北大學;2009年
6 郝延頻;美國對外政策的演變(20世紀70年代-90年代)與蘇聯(lián)解體[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7 侯建穎;論蘇聯(lián)聯(lián)邦制的變形及蘇聯(lián)的解體[D];內(nèi)蒙古大學;2009年
8 李彩娟;蘇聯(lián)的宗教政策及其經(jīng)驗教訓[D];新疆大學;2009年
9 王慶忠;前蘇聯(lián)社會主義的歷史發(fā)展及其啟示[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10 朱憲臣;蘇(俄)對新疆的政策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306186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306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