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初期民族關系思想初探
【學位授予單位】:煙臺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K24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白艷;;從修憲看我國民族關系的發(fā)展[J];法制博覽;2019年03期
2 張勁松;黃華;鄭雙怡;;民族關系監(jiān)測預警研究范疇及理論框架研究[J];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03期
3 舒欣;;中國城市的民族關系問題與對策研究[J];隴東學院學報;2018年04期
4 范航;;民族關系變遷對社區(qū)建設作用研究——以呼和浩特市姜家營村為例[J];中國民族博覽;2017年01期
5 劉曉麗;龐澤群;;初中階段民族關系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7年16期
6 王道軍;;“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教學設計[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7年11期
7 趙琨;;“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教學設計及反思[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0年09期
8 馬戎;;《中國民族關系現(xiàn)狀與前景》[J];中國民族;2017年06期
9 徐暢江;;《民族關系的國家建構(gòu):以云南為例》[J];中國民族;2017年06期
10 趙松林;;試論劉銘傳的民族關系思想[J];合肥學院學報(綜合版);201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巖;;確立新中國的民族關系自信[A];共識(2014秋刊12)[C];2015年
2 趙健君;;論中國民族關系基礎理論發(fā)展創(chuàng)新[A];當代中國民族宗教問題研究(第3集)[C];2008年
3 楊嘉銘;;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民族關系與政治穩(wěn)定調(diào)查研究[A];“西藏和其他藏區(qū)現(xiàn)代化道路選擇”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4 丁汝俊;敏生蘭;;論貧困對我國民族關系的影響[A];當代中國民族宗教問題研究(第2集)[C];2007年
5 楊圣敏;;歷史上民族關系中的幾個問題[A];當代中國民族宗教問題研究(第5集)[C];2009年
6 高芳;董西彩;李媛;陳懷川;;烏魯木齊市民族關系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研究[A];第九屆中國世界民族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7 徐杰舜;徐桂蘭;;邊疆發(fā)展:中國民族關系發(fā)展大趨勢視野中的思考[A];邊疆發(fā)展中國論壇文集(2010)·發(fā)展理念卷[C];2010年
8 徐黎麗;;接觸與非接觸——影響民族關系的變量分析[A];中華民族認同與認同中華民族——人類學高級論壇2008卷[C];2008年
9 烏仁其其格;;近代土默川地區(qū)民族關系研究——以蒙漢民族關系為例[A];游牧文化與農(nóng)耕文化——人類學高級論壇2009卷[C];2009年
10 羅昆;;民族關系的兩種典型對建設和諧社會的啟示[A];中國少數(shù)民族和諧思想研究[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趙忠奇;吉烏兩國對民族關系很上心[N];文匯報;2019年
2 本報記者 李翠;“三個離不開”:我國民族關系的寫照與要求[N];中國民族報;2018年
3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 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教授 王子今;漢代河西的交通格局與民族關系[N];中國民族報;2018年
4 本報記者 苑玉虹;向著民族團結(jié)進步大省扎實邁進[N];青海日報;2017年
5 市委黨校 陳亮亮;文化認同是團結(jié)之根[N];石嘴山日報;2017年
6 尤克儉;尋找不同文明的相通之處[N];兵團日報(漢);2017年
7 馮雪紅 馬建福;從銀川“同心路市場”看流動社區(qū)的民族關系[N];中國民族報;2017年
8 尉犁縣黨副書記、縣長 蘇來曼·玉色因;認清“三股勢力”危害 做維護民族團結(jié)的踐行者[N];巴音郭楞日報(漢);2017年
9 張瑾燕 李鴻;民族團結(jié)、守望相助是鄂爾多斯民族關系的基本特征[N];中國民族報;2017年
10 青覺;民族區(qū)域自治的經(jīng)驗理性[N];貴州民族報;201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博文;中國社會轉(zhuǎn)型中民族關系的調(diào)控與變遷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6年
2 鄧云;明朝民族關系思想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3 鄭煒;北宋民族關系思想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4 蔣立松;中國西南地區(qū)民族關系基礎結(jié)構(gòu)及影響因素分析[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5 彭向前;遼宋西夏金時期西北民族關系研究[D];河北大學;2004年
6 許春清;新型民族關系論[D];蘭州大學;2008年
7 陳金生;中國古代民族關系中的質(zhì)子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8 葛艷玲;當前新疆北疆基層民族關系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9 周競紅;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關系史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孫政;遼金民族關系思想研究[D];蘭州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瑩雪;構(gòu)建和諧社會視域下的民族關系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9年
2 陳樂;蒙漢通婚研究[D];蘭州大學;2019年
3 李恒;清代安順地區(qū)民族關系研究[D];貴州民族大學;2019年
4 包文俊;國家認同視角下蒙漢民族關系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9年
5 徐笑丹;李維漢民族關系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19年
6 崔鵬飛;乾隆帝民族關系思想研究[D];煙臺大學;2019年
7 郗志新;南宋初期民族關系思想初探[D];煙臺大學;2019年
8 孫彩霞;壯瑤民族關系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8年
9 宋s
本文編號:2790170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790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