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社會科學》1993年04期
本文關鍵詞: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與歷史變遷,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江蘇社會科學》 1993年04期
投稿
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與歷史變遷
【摘要】:1840年以后,中國被強制性地納入了世界近代化體系,這期間所發(fā)生的社會變遷,本質(zhì)上具有文化轉型的性質(zhì)。本文通過文化轉型這一視角,重新審視了近代中國的歷史變動,明確指出,近代中國文化轉型的指標,包括政治制度的轉變,經(jīng)濟形態(tài)的轉變,傳統(tǒng)觀念的轉變,傳統(tǒng)生活方式及語言文字的轉變。以此衡量,本文指出,近代中國議會民主制的國家制度從來沒有確立,健全的商品經(jīng)濟統(tǒng)一市場始終沒有發(fā)育,新型的民主法治社會的普遍價值觀從來沒有養(yǎng)成,近代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化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影響。文章指出,應當正確評估近代中國民族民主革命運動的歷史遺產(chǎn),認真總結中國近代化的歷史經(jīng)驗,養(yǎng)成開放的文化觀。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歷史系
【關鍵詞】:
【正文快照】:
184Q年至1949年的中國歷史.通常被人們稱為中國近現(xiàn)代史,其中近代與現(xiàn)代的分期,又習慣地以五四運動為界。對這百余年來中國歷史變動的內(nèi)容.毛澤東曾經(jīng)用“兩個過程”加以形象而又深刻的表述。他說:“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相結合,把中國變?yōu)榘胫趁竦睾椭趁竦氐倪^程,也就是中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剛;[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家有;;[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年03期
2 郭國燦;;[J];學習與探索;1987年02期
3 陳明 ,孟海龍;[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03期
4 徐方平;[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5 肖朗;[J];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3期
6 莊友明;[J];暨南學報(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7 王曉明;[J];教學與研究;2005年10期
8 張明國;[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96年03期
9 嵇立群;[J];社會科學;2004年07期
10 王克非;[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林家有;;[A];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C];198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遠新;[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李鐵;[D];湘潭大學;2003年
2 任紅;[D];天津師范大學;2005年
3 李德民;[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方平;[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2 陳高原;[J];近代史研究;1992年01期
3 羅志田;[J];開放時代;1999年04期
4 馮筱才;[J];歷史研究;2001年05期
5 梁治平;[J];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6 王劍;[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二級引證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東鐵;[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2 張磊;[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哲;[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呂明灼;[J];齊魯學刊;1980年03期
2 杜德鳳;;[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3 王天獎;[J];中州學刊;1981年03期
4 邵德門;[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01期
5 清水稔;談春蘭;;[J];國外社會科學文摘;1981年09期
6 鐘卓安;;[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1期
7 王笛;[J];社會科學研究;1986年04期
8 陳旭麓;;[J];科學社會主義;1986年09期
9 方式光;;[J];科學社會主義;1986年12期
10 陽曉天;;[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1986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宗成康;;[A];百年滄桑論香港——江蘇省暨南京市各界舉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7年
2 江藍生;;[A];劃時代的歷史轉折——“1949年的中國”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9年
3 鄒小站;;[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1999年卷[C];1999年
4 王慶成;;[A];社會變革比較研究——近代中國社會變革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7年
5 姜濤;;[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國——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0年
6 夏良才;;[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國——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0年
7 孫江;;[A];近代中國與世界——第二屆近代中國與世界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第一卷)[C];2000年
8 王曉秋;;[A];近代中國與世界——第二屆近代中國與世界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第一卷)[C];2000年
9 林家有;陳金龍;;[A];近代中國與世界——第二屆近代中國與世界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第三卷)[C];2000年
10 鄒小站;;[A];近代中國與世界——第二屆近代中國與世界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第三卷)[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義群;[N];北京日報;2000年
2 記者 馬曉青 曹靜;[N];解放日報;2000年
3 張磊;[N];人民日報;2000年
4 章文;[N];團結報;2000年
5 陜西師范大學教授 苗建寅;[N];北京日報;2001年
6 李治亭;[N];光明日報;2001年
7 侯且岸;[N];光明日報;2001年
8 林家有;[N];人民日報;2001年
9 丁石孫;[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
10 張磊;[N];中華讀書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李傳斌;[D];蘇州大學;2001年
2 胡海建;[D];暨南大學;2003年
3 徐慶利;[D];吉林大學;2005年
4 潘建華;[D];復旦大學;2005年
5 楊勇;[D];復旦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海亮;[D];山西大學;2004年
2 肖高華;[D];中南大學;2004年
3 張松川;[D];吉林大學;2004年
4 孫興娟;[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5 呂倩娜;[D];河南大學;2006年
6 潘可新;[D];吉林大學;2006年
7 任艷妮;[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8 趙勁松;[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6年
9 張娟娟;[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10 朱月琴;[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與歷史變遷,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2696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52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