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清末回耶“正信”之辯的實質及反思
發(fā)布時間:2017-12-10 10:12
本文關鍵詞:淺析清末回耶“正信”之辯的實質及反思
【摘要】: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傳入中國的時期相近,但是在中國近代之前兩教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迥然的兩極趨勢。面對基督教迅猛的傳教勢頭,清末回族大學者馬德新和馬聯(lián)元分別于1865年和1899年出版《據(jù)理質證》和《辯理明證語錄》,作出"正信"之辯。他們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和伊斯蘭教認主學出發(fā),對基督教的核心教義一一反駁,從而明確伊斯蘭教信仰的正信。本文認為,回耶"正信"之辯在神學上反映出強調救贖的基督教和強調順服的伊斯蘭教,這是兩教確認自身身份的根本所在,也是兩教開展對話的起點;兩教在信仰實踐方面體現(xiàn)出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異或相近的政治構建和倫理道德,借此可窺見文明間對話背后的個性和共性。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
【分類號】:B96;B97
【正文快照】: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在中國內地的傳播長期以來都是學術界研究的重點和熱點,簡要對比后,我們在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諸多的相似之處時,往往也會感嘆它們在中國發(fā)展的命運如此不同;浇毯鸵了固m教,同屬于亞伯拉罕體系的一神啟示信仰,同為外來的宗教,都借助貿易活動和商道相繼傳入中國,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馬景;王建斌;;清末民初云南回族社會對基督教傳播的認知與回應——馬聯(lián)元《辨理明證語錄》及其影響[J];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華濤;;1930年代初北京穆斯林與基督教傳教士關于伊斯蘭教和平本質的爭論[J];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君君;畢敬士與基督教在中國穆斯林中的傳教活動(1926-1950)[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智偉,徐長菊;“回儒”:中國穆斯林學者的人格特征[J];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編號:1274083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ekelunwen/zjlw/1274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