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點基復合物的SERS與催化性質研究及在生物檢測中的應用
【學位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20
【中圖分類】:O613.71;TB383.1;O657.37
【部分圖文】:
GQDs具有較低的細胞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為其在生物系統(tǒng)中尤其是細胞層面的應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因此核殼結構的Ag/GQDs應該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為驗證這一猜想,以MCF-7細胞為模型,采用WST-1法評估了Ag/o-GQDs,Ag/r-GQDs以及Ag NPs納米探針的細胞毒性。如圖5-5為不同濃度的三種納米探針存在下MCF-7細胞的存活率。結果發(fā)現(xiàn),在相同濃度下,與Ag/r-GQDs以及Ag NPs相比,Ag/o-GQDs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細胞基本保持比較高的存活率,沒有明顯的細胞死亡發(fā)生。如圖所示,Ag/o-GQDs納米探針在0-15μM范圍內MCF-7細胞存活率大約100%。然而,當濃度增加到20μM,細胞存活率下降到89%。結果表明,在Ag/o-GQDs中引入o-GQDs殼的獨特結構可以顯著降低細胞毒性,提高生物相容性。因此,在本實驗中我們選用Ag/o-GQDs最優(yōu)濃度為15μmol來做進一步研究。探針培養(yǎng)后的MCF-7細胞的明場。由于MCF-7細胞是貼壁培養(yǎng)的,在納米探針處理前,單個細胞周圍有許多長微絲,呈梭形。與納米探針孵育后,一些黑色的納米顆粒積累到細胞周圍。與Ag/o-GQDs孵育的細胞形態(tài)基本沒有變化,只有少數(shù)細胞逐漸縮小,最終變?yōu)樾〉那蛐?說明幾乎沒有細胞損傷和細胞凋亡。相比之下,Ag/r-GQDs和Ag NPs培養(yǎng)的細胞凋亡更明顯,也說明Ag/o-GQDs具有較低的細胞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華祥;尤汀汀;徐更;高宇坤;張晨萌;楊楠;殷鵬剛;;濕度響應納米復合材料的組裝及其SERS傳感器應用(英文)[J];Science China Materials;2018年09期
2 王啟文;謝樹森;林居強;;鼻咽癌細胞組織與血液的SERS光譜研究進展[J];激光生物學報;2019年06期
3 馬駿戎;朱偉;沈愛國;;新型燭煤超疏水界面輔助的干態(tài)SERS快檢技術及其應用[J];光散射學報;2019年04期
4 岳靜;申燕婷;王佳琪;徐蔚青;徐抒平;;細胞氧化應激過程中幾種關鍵分子的SERS檢測方法[J];光散射學報;2019年04期
5 Jiuchuan Guo;Fanyu Zeng;Jinhong Guo;Xing Ma;;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fluidic SERS substrate:Challeng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20年02期
6 Shaochuang Liu;Yilun Ying;Yitao Long;;Rapid ultrasensitive monitoring the single-particle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using a dark-field microspectroscopy assisted system[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20年02期
7 程劼;韓彩芹;謝建春;蘇曉鷗;王培龍;;SERS的煎炸食品中丙烯酰胺速測方法研究[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20年04期
8 邸志剛;楊健倓;王彪;賈春榮;;表面增強拉曼散射及其應用進展[J];激光雜志;2020年04期
9 顧海昕;張永豐;;SERS技術在火災物證鑒定中的應用與展望[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8年11期
10 吳虹標;;氧化作用對于貴金屬SERS性能的影響研究[J];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2019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靜;碳點基復合物的SERS與催化性質研究及在生物檢測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20年
2 潘廷跳;基于光譜和成像技術的香梨黑斑病發(fā)病過程監(jiān)測與快速檢測方法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9年
3 張景然;面向SERS基底微結構的針尖壓痕疊加加工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8年
4 劉雨平;基于SERS檢定水果表面農藥殘留水平的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9年
5 張陳濤;激光制備石墨烯/銀復合結構SERS器件及應用研究[D];廈門大學;2017年
6 崇漢寶;不同尺寸的金納米顆粒的催化和SERS應用[D];安徽大學;2019年
7 易喻;基于SERS技術的納米顆粒合成、表征及miRNA檢測應用[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9年
8 凌云;外場調控下芳香烴分子反應機理的原位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研究[D];福州大學;2018年
9 俞允;電穿孔SERS技術及其在細胞檢測篩查中的應用[D];福建師范大學;2018年
10 伍輝祥;檢測甲基對硫磷與三聚氰胺的SERS傳感器構建與性能研究[D];重慶大學;201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廖鑫;微流控SERS芯片的設計制備及其在血液鑒別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17年
2 蔡樂梅;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基底材料的基礎研究及應用[D];廈門大學;2019年
3 謝澤中;結構可控金銀納米材料的制備及其在基于SERS技術的細胞表面pH成像中的應用[D];廈門大學;2019年
4 藍昊寧;納米銀水凝膠SERS增強基底及生物傳感器檢測對氧磷[D];湖南大學;2019年
5 遠雁;等離子體注入改性MOFs材料實驗研究及其在SERS檢測及催化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9年
6 安冉;松茸、花粉、孢子的二維相關紅外光譜與SERS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9年
7 賴華圣;多功能SERS基底的制備及其在幾種環(huán)境污染物檢測中的應用[D];江西師范大學;2019年
8 張鍇軒;等離子激元催化反應的SERS原位監(jiān)測及條件優(yōu)化[D];河南大學;2019年
9 王永會;磁基金復合微球的表面結構調控及其SERS性能研究[D];河南大學;2019年
10 劉宇;利用SERS技術研究表面等離激元驅動苯胺類化合物催化氧化反應[D];遼寧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874993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oufeilunwen/gckjbs/2874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