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的本質及其培育路徑
發(fā)布時間:2020-12-06 00:38
當前學界對于家風的本質存在不同的認識,影響了對家風問題的進一步深入研究。從家風的特征和歷史變遷角度對家風開展分析時發(fā)現,家風的本質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文化,即群體亞文化。厘清家風本質的過程,也是明確家風培育路徑的過程,因為兩者是一個問題的不同方面。家風的培育路徑主要體現在文化互動、文化傳承和文化創(chuàng)新三個方面,具體要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繼承優(yōu)性文化和中性文化,推動家庭成員對家風的時代創(chuàng)新。
【文章來源】:重慶社會科學. 2020年02期 第6-11頁 CSSCI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一、關于家風性質的現有認識
二、從家風的特征和歷史變遷角度看家風的性質
(一)橫斷角度下的家風性質考察
(二)縱貫角度下的家風性質考察
三、從文化視角透視家風培育路徑
(一)在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互動過程中,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
(二)在家風與傳統(tǒng)文化的互傳過程中,既要繼承優(yōu)性文化也要繼承中性文化
(三)在家風與社會成員之間不斷互構的過程中,推動家庭成員對家風的時代創(chuàng)新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以傳統(tǒng)文化教育重拾優(yōu)良家風[J]. 王曉艷. 人民論壇. 2017(25)
[2]關于建設家風的幾個問題[J]. 丁素. 嶺南學刊. 2017(01)
[3]重視家教家風建設的思考[J]. 黃鐵苗,徐常建. 嶺南學刊. 2016(02)
[4]家風的意蘊[J]. 徐梓. 尋根. 2014(03)
[5]家風是家庭教育的無形力量[J]. 沈林. 中國教育學刊. 2014(04)
[6]氏族、部落和民族淺見[J]. 鄭大發(fā). 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4(01)
[7]公社、氏族、家庭——三個相遞出現的歷史范疇[J]. 蔡俊生. 學術月刊. 1984(01)
本文編號:2900382
【文章來源】:重慶社會科學. 2020年02期 第6-11頁 CSSCI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一、關于家風性質的現有認識
二、從家風的特征和歷史變遷角度看家風的性質
(一)橫斷角度下的家風性質考察
(二)縱貫角度下的家風性質考察
三、從文化視角透視家風培育路徑
(一)在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互動過程中,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
(二)在家風與傳統(tǒng)文化的互傳過程中,既要繼承優(yōu)性文化也要繼承中性文化
(三)在家風與社會成員之間不斷互構的過程中,推動家庭成員對家風的時代創(chuàng)新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以傳統(tǒng)文化教育重拾優(yōu)良家風[J]. 王曉艷. 人民論壇. 2017(25)
[2]關于建設家風的幾個問題[J]. 丁素. 嶺南學刊. 2017(01)
[3]重視家教家風建設的思考[J]. 黃鐵苗,徐常建. 嶺南學刊. 2016(02)
[4]家風的意蘊[J]. 徐梓. 尋根. 2014(03)
[5]家風是家庭教育的無形力量[J]. 沈林. 中國教育學刊. 2014(04)
[6]氏族、部落和民族淺見[J]. 鄭大發(fā). 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4(01)
[7]公社、氏族、家庭——三個相遞出現的歷史范疇[J]. 蔡俊生. 學術月刊. 1984(01)
本文編號:2900382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izhenglunwen/290038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