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意美學與工筆山水畫創(chuàng)作
[Abstract]:Still meaning, is the expression of the unified values of Chinese technology and Taoism in art. It is included in all branches of art in China. It is not only pure aesthetics, but also the experience of art practice. The aesthetics of Shang Yi reflects the Chinese world view of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In art, we advocate that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are of human life and the role of enlightenment. In the creation of meticulous landscape painting, there is a strong empathy in the object, the use of scenery lyric, and the aesthetic thinking of blending the mood; and advocate to transfer charm, meaning, express image, create artistic conception for the purpose of creation. From the philosophical level, still embodies the aesthetic spirit with Oriental temperament. Also is the Chinese art maintains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important internal factor. Meticulous landscape painting, in today's, is in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of the opportunity. How to absorb foreign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in such an open era and not be alienated and develop healthily along the right track of oriental lineage; esthetics of still meaning will undoubtedly be a good medicine for health care.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bring som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for innovation, make the fine brushwork landscape painting art more real, natural and easy development, but also let the artist towards the freedom of heart-unintentional state.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J21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恒展;《東陽夜怪錄》散論[J];蒲松齡研究;2004年03期
2 劉嘉偉;叢國巍;;^褪枰庀筇轎鯷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1期
3 劉道勝;凌桂萍;;明清徽州分家鬮書與民間繼承關系[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4 權循蓮;田德蓓;;概念隱喻視角下漢語古詩意象的英譯[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5 李倩;宋魁;;《莊子·繕性》注 校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8期
6 田蜜;;淺論對中國古典詩歌虛實關系的認識[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4期
7 趙妍;馮紅真;崔穎慧;;意境轉達——詩歌翻譯中的技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8期
8 余海章;對新詩文體特點的幾點辯證思考[J];安康師專學報;2001年03期
9 葉當前;;論文本細讀教學法[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10 文爽;;近體詩的成熟與新美學原則的崛起——王昌齡詩學理論與創(chuàng)作實踐[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凱波;屈騷評論與漢代文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鴻雁;唐前敘事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慧智;儒經及其經學闡釋對杜詩的影響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李艷玲;民國時期中國職業(yè)指導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5 文浩;接受美學在中國文藝學中的“旅行”:整體行程與兩大問題[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6 王春華;顏回資料輯考[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7 徐志學;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用典語言形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王美蕓;詩學與政治:聶紺弩思想與創(chuàng)作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黎文麗;唐代校書郎與文學[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10 楊會敏;朝鮮朝前半期漢詩風演變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賈清宇;孟子引《書》論《書》考論[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譚卓華;從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對陶淵明精神家園的守望[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范艷清;《史記》與魏晉南北朝文學[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4 彭艷芳;杜甫兩湖詩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5 王茹輝;黃仲則紀游詩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6 蘇琳;遲子建小說意象論[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陳勝軍;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古典詩詞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張盼慧;象思維與《紅樓夢》中象表征的翻譯[D];江南大學;2010年
9 劉小雙;先秦至六朝采摘詩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10 趙雪梅;陶淵明詩文中的生態(tài)美學思想[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279517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huihuayishu/2279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