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和文化理論》部分內(nèi)容選登
本文選題:文化理論 + 音樂理論 ; 參考:《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16年02期
【摘要】:文章選自《音樂和文化理論》第二章,作者從亞文化理論和風格問題、雷蒙德·威廉斯和藝術的社會特點、結(jié)構(gòu)的同源性和音樂分析、結(jié)構(gòu)同源性理論及其問題、音樂、結(jié)構(gòu)主義和符號學等方面展開討論。
[Abstract]:From Chapter 2 of Music and Cultural Theory,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subcultural theory and style, Raymond Williams and the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art, the homology of structure and music analysis, the theory of structural homology and its problems, music. Structuralism and semiotics are discussed.
【作者單位】: 美國西雅圖大學;
【分類號】:J60-0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杜金艷;;Q版:集體默契的亞文化[J];青年研究;2006年09期
2 蘇哲;;亞文化:風格的意義[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3 石興邦;;石器時代歐亞文化的關系[J];考古通訊;1957年05期
4 朱希祥;文藝接受中的“亞文化”因素[J];文藝評論;1989年02期
5 姜弘;;從狂熱到狂歡 中國狂歡的亞文化流變[J];新世紀周刊;2007年12期
6 馬聯(lián)昌;西班牙社會的亞文化群及其邊緣語[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7 王榮科;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亞文化之成因[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8 王和玉,郭磊;青年流行語的探討[J];廣東經(jīng)濟管理學院學報;2003年Z1期
9 黃曉武;;馬克思主義與早期的文化研究[J];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04年00期
10 姜楠;;文化研究與亞文化[J];求索;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潘杭湖;;公職群體亞文化的形成機制與規(guī)制[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2 劉詩嘉;;犯罪的亞文化視野[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周山東;;大學生網(wǎng)絡行為的亞文化特征分析——基于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視角[A];2013年全國哲學倫理學博士后論壇論文集[C];2013年
4 郭子賢;;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亞文化形成研究[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5 王先文;;“城中村”的亞文化性探討[A];中國城市規(guī)劃學會2001年會論文集[C];2001年
6 孫紅剛;李曉文;;青少年打斗行為形成與平息機制及其亞文化特點比較[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潔;徐錫五;;司法亞文化的負向功能[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C];2006年
8 蔡騏;;大眾傳播時代的青少年亞文化[A];新聞學論集(第23輯)[C];2009年
9 王潔;;司法亞文化的犯罪學思考——兼析佘祥林案件[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5年
10 童戈;;我看同性戀、防艾與文化[A];全國男男性行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經(jīng)驗交流暨《朋友》項目十周年慶典與貝利—馬丁獎頒獎大會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馬中紅 蘇州大學鳳凰傳媒學院;從亞文化到后亞文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亞文化,在商業(yè)圍城中起舞[N];東方早報;2011年
3 陳霖 馬中紅;亞文化:無法忽視的另一種力量[N];南方周末;2011年
4 朱迅W,
本文編號:2087592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yinlelunwen/2087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