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地景與性別空間:地理批評視角下的《慈悲》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11 17:16
【摘要】:諾貝爾桂冠得主托妮·莫里森一生筆耕不綴,著作頗豐,因其小說而飲譽世界。小說《慈悲》敘述了美國建國前雅各布丶麗娜和弗洛倫斯在美國地景之旅。本文旨在解讀《慈悲》中的人物如何通過與美國地景的互動來書寫他們的故事并構建性別空間。小說中,雅各布率先賦予了美國地景男性化的政治內涵,并試圖將美國地景塑造為一個男性空間。之后,麗娜和弗洛倫斯重新體認美國地景并賦予其新的內涵。本文引論部分首先對托妮·莫里森和其《慈悲》進行簡要介紹,列出相關文獻,并論述研究目的與意義。第一章研究了莫里森如何在小說中書寫美國地景。第一節(jié)簡要定義了“地景”一詞的生態(tài)學意義和社會學意義。第二節(jié)簡述莫里森如何從非裔女性的角度描寫美國地景,并以其小說中的角色與美國地景的交流與互動為例。第二章著重探究了雅各布規(guī)劃美國地景的過程。第一小節(jié)描寫當雅各布初行走于美國地景時,美國地景激發(fā)了他心中的敬畏之情。隨后,這種敬畏之情激勵他去征服美國地景。最終雅各布對美國地景的征服打斷了他與土地之間聯系,他也將美國地景打造成一個男性化的空間。第三章將視角轉換至小說中的女性對美國地景的描述。而在不同的女性敘事中,莉娜與弗洛倫斯的故事最具震撼力與說服力。在第一小節(jié)中,莉娜因其種族身份遭遇主流社會的排擠。然而,莉娜與自然有著難以言說親密關系,并且她堅持其印第安傳統,因此她得以在美國地景上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第二小節(jié)敘述了弗洛倫斯的美國之旅。當弗洛倫斯行走于美國地景之時,她開始構建自己的身份,書寫自己的故事。在最初的掙扎后,她逐漸適應了這片土地并尋找到自我。弗洛倫斯最終完成她的旅程,并書寫下她的故事。兩位女性最終重新體認了美國地景,賦予其新的空間內涵,改造了這個曾經的男性空間,使其更多元化。莫里森在《慈悲》中打破了男性的霸權敘述的傳統,書寫了女性自己的故事。這些女性敘述者挑戰(zhàn)美國建國的主流敘事,為美國歷史提出另一種說法。她們的努力賦予了美國土地更多的含義,為曾經以男性為主導的美國地景提供另一種可能性。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I712.074
本文編號:2708209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I712.07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趙宏維;;雅各布的房子——莫里森小說《慈悲》的空間解讀[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2 呂國秋;;重塑美國起源——論莫里森小說《慈悲》[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8期
3 胡俊;;《一點慈悲》:關于“家”的建構[J];外國文學評論;2010年03期
4 王守仁;吳新云;;超越種族:莫里森新作《慈悲》中的“奴役”解析[J];當代外國文學;2009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寶榮;對托尼·莫里森的《仁慈》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解讀[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708209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xiandaiwenxuelunwen/2708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