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8051F020的電療及疼痛評估系統(tǒng)的初步研究
本文選題:C8051F020 + 中低頻治療; 參考:《重慶大學》2013年碩士論文
【摘要】:肩頸周圍炎是常見的疼痛性疾病,近年來其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并呈低齡化的發(fā)展趨勢,因此對肩頸周圍炎的預防、規(guī)范化治療以及療效評估就變得非常重要。 針對目前電療設備存在治療手段單一、治療與評估設計分離等問題,研制了一種集中低頻治療和疼痛評估為一體的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以C8051F020單片機為核心,結合中頻和低頻電刺激的優(yōu)點以及壓痛閾值用于疼痛評估的優(yōu)勢,通過電路設計和軟件編程,產生刺激效果不同的波形,實現(xiàn)了治療參數(shù)的隨意切換,克服治療時機體的適應性,增加了療效;壓痛閾值的精確采集和顯示能夠實現(xiàn)電刺激治療前后壓痛閾值的對比,用于疼痛評估從而選擇適當?shù)闹委熌J健?論文首先闡述了中低頻電流的鎮(zhèn)痛機理以及疼痛評估常采用的方法。然后通過對刺激波的波形、波寬、頻率、強度等的分析確定了系統(tǒng)的設計指標參數(shù)。接著從電療及疼痛評估系統(tǒng)的硬件設計和軟件設計方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在系統(tǒng)硬件方面,主要由C8051F020控制電路、電源電路、Boost升壓電路、中頻刺激電路、低頻刺激電路、壓控雙向恒流電路、疼痛閾值采集電路、液晶顯示電路、按鍵電路等組成。在軟件系統(tǒng)方面,程序采用C語言編寫,開發(fā)環(huán)境為Keil uVision4,,主要功能有:刺激波形的產生、接收按鍵輸入和參數(shù)顯示、壓痛值的采集、轉換、處理、動態(tài)顯示。 實驗結果表明,系統(tǒng)評估部分實測值與標稱值之間最大誤差為0.294N;系統(tǒng)輸出的刺激波的波形、波寬、頻率、電流強度等參數(shù)可調且達到了預期要求。該系統(tǒng)能為臨床治療和疼痛評估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持。
[Abstract]:Shoulder and neck periarthritis is a common painful disease. In recent years, the incidence of shoulder and neck periarthriti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high and the trend of younger age.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prevent, standardize treatment and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shoulder and neck periarthritis.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single treatment method and separation of treatment and evaluation design, a system of low frequency treatment and pain assessment is developed. The system takes C8051F020 as the core,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middle frequency and low frequency electric stimulation and the advantage of tenderness threshold for pain evaluation. Through circuit design and software programming, the waveform with different stimulation effect is produced. The optional switching of the treatment parameters, overcoming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treatment timing body and increasing the curative effect, the accurate collection and display of the tenderness threshold can realize the comparison of the tenderness threshold before and after the electric stimulation treatment. For pain assessment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treatment mode. In this paper, the analgesic mechanism of middle and low frequency current and the common methods of pain evaluation are described. Then the design parameters of the system are determined by analyzing the waveform, wave width,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the stimulus wave. Then the hardware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of electrotherapy and pain assessment system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In terms of system hardware, it is mainly composed of C8051F020 control circuit, power supply circuit boost circuit, if stimulation circuit, low frequency stimulation circuit, voltage control bidirectional constant current circuit, pain threshold acquisition circuit, LCD display circuit, key circuit and so on. In the software system, the program is written in C language, and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s Keil uVision4. The main functions are: generating the stimulus waveform, receiving key-press input and parameter display, collecting, converting, processing and displaying the tenderness valu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error between the measured value and the nominal value of the system is 0.294N, and the parameters such as waveform, wave width, frequency and current intensity of the system output can be adjusted and meet the expected requirements. The system can provide good technical support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ain assessment.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318.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菊英,鄒瑞芳,葉家薇;五指法在疼痛強度評估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5年06期
2 陳素紅;;疼痛評估在護理腫瘤患者工作中的應用[J];吉林醫(yī)學;2010年05期
3 何招輝;楊春麗;;ICU危重癥患者的疼痛評估及治療進展[J];江西醫(yī)藥;2011年03期
4 楊雪華;疼痛的評估與護理進展[J];護理研究;2005年16期
5 饒海英;李曉靜;鄭彬彬;;小兒開胸術后疼痛的評估與護理[J];海峽藥學;2009年01期
6 晏家芳;;PAINAD量表在重度老年癡呆患者疼痛評估中應用[J];貴州醫(yī)藥;2009年09期
7 王金葉;;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評估及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年25期
8 張寶華;;護理干預對緩解新生兒疼痛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09年22期
9 劉曉聰;林素芳;黃碟卿;葛震香;;安撫奶嘴加體位支持減輕新生兒靜脈穿刺疼痛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0年04期
10 楊健;柳椺;張元菊;王靜;趙繼軍;;國內外疼痛?谱o士培訓狀況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教育;2010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翔;葉啟滿;;疼痛評估[A];浙江省醫(yī)學會疼痛學分會成立大會暨首屆浙江省醫(yī)學會疼痛學分會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2 熊根玉;張達穎;張學學;孫小萍;曾秀娟;;疼痛評估記錄的臨床應用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疼痛學分會第八屆年會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論文集[C];2009年
3 謝成瑤;邢新革;武心娟;;外科術后疼痛評估與記錄方法[A];全國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4 賈曉燕;黃鶴鑫;高文娣;謝力娜;;疼痛評估量表臨床應用研究[A];全國中醫(yī)、中西醫(yī)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5 楊遠會;譚佳麗;;惡性腫瘤患者的疼痛評估和護理干預[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腫瘤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6 鄧暉;;燒傷患者使用不同濃度七葉皂苷鈉注射液的疼痛評估[A];中華醫(yī)學會燒傷外科學分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7 趙華;范清秋;陳杏仙;陳慧仙;俞冬亞;;PAINAD和FPS-R量表在重度老年癡呆患者疼痛評估中應用的對照研究[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第12屆老年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8 孫求國;聶一雄;;C8051F020單片機的應用實踐[A];武漢(南方九省)電工理論學會第22屆學術年會、河南省電工技術學會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陳懷波;張小平;張大虎;郭永連;丁智勇;王志新;李忠遠;;利多卡因對化學假體陰莖海綿體內注射疼痛的影響[A];湘鄂贛首屆性與生殖健康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10 曾一凡;孫波;王家同;;變電站RTU及遠動信道故障診斷方法研究[A];2004電站自動化信息化學術技術交流會議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本報記者 林洵;管理疼痛 一石多鳥之策[N];健康報;2011年
2 第二軍醫(yī)大學附屬長海醫(yī)院護理部主任護師、上海市疼痛管理學組組長 趙繼軍;痛覺可以量化[N];文匯報;2008年
3 記者 顧泳;讓門診更貼近患者的心[N];解放日報;2011年
4 蔣明;歐陽春艷;國內護士對疼痛“不敏感”[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5 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主治醫(yī)師 房文學;讓癌癥患者無疼痛[N];中國消費者報;2001年
6 房文學;癌癥疼痛的治療[N];中國醫(yī)藥報;2000年
7 ;鞘內注射齊考諾肽可治療嚴重慢性痛[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8 本報記者 王雪敏;癌痛可控[N];醫(yī)藥經濟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萬峰;多通道凹面光柵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設計和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2 牛紀元;高壓氧治療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的前瞻性研究—隨機、雙盲、臨床對照試驗[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3 謝敬聃;疼痛患者心理障礙評估的項目反應理論分析與應用[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2年
4 楊潔敏;主客體因素對疼痛共情的影響及神經機制[D];西南大學;2013年
5 張淼;電針治療對慢性酒精中毒周圍神經病大鼠神經生長因子及其受體影響的實驗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6 狄忠;針刺配合艾灸治療頸椎病頸痛的臨床隨機對照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7 桂琦;骨代謝標志物(NTx)與大鼠骨轉移疼痛的關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春燕;基于C8051F020的電療及疼痛評估系統(tǒng)的初步研究[D];重慶大學;2013年
2 郭利利;兩個觀察性疼痛評估量表在老年腹部手術復蘇期疼痛評估中的評價與應用[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3 戴永成;基于C8051F020的遠程數(shù)據采集系統(tǒng)[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徐靈飛;基于C8051F020和USB便攜式心電監(jiān)護儀[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5年
5 高杉;用C8051F020設計的鍋爐燃燒器模糊控制器[D];大慶石油學院;2004年
6 袁顯文;新生兒疼痛評估及其干預措施探討[D];青島大學;2006年
7 景雪琴;基于網絡的織物強力機測控系統(tǒng)[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8 馬相飛;小兒疼痛評估方法及其相關性的臨床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7年
9 王利超;基于單片機C8051F020太陽導入器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
10 劉紅霞;新生兒三種微量采血方式及其疼痛刺激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087236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yixuelunwen/swyx/2087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