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視域下出獄人社會保護的創(chuàng)新
本文關鍵詞: 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 出獄人 社會保護 創(chuàng)新 出處:《河北法學》2012年1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的時代背景呼喚著出獄人社會保護的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視域下出獄人社會保護創(chuàng)新的理論基礎主要體現為以人為本理念的指導、和諧社會理念的引領、教育刑主義的延伸、社會保障理論的支撐和社會連帶理論的運用等方面。出獄人社會保護在我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但面對新形勢的發(fā)展特別是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的要求,還有不少值得進一步改進之處,需要進行出獄人社會保護的創(chuàng)新路徑選擇,如加快制定專門的出獄人社會保護法,著力提升出獄人社會保護的社會化程度,進一步更新出獄人社會保護的內容,進一步拓展出獄人社會保護的渠道和重視出獄人社會保護理論的創(chuàng)新。
[Abstract]: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calls for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protecti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ocial protection innovation of the released person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guidance of the people-oriented concept and the guidance of the harmonious social concept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The extension of educational punishment, the support of social security theor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ocial collateral theory, etc. The social protection of prisoners has made obvious achievements in our country, but in the fa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ituation, especially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There are still many areas worthy of further improv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innovative path choices for social protection of people out of prison, such as speeding up the formulation of a special social protection law for people released from prison, and making efforts to enhance the socialization of social protection for people released from prison. We should further update the content of social protection, further expand the channels of social protection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nnovation of the theory of social protection.
【作者單位】: 上海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
【基金】:《上海政法學院“十二五”內涵建設項目》(監(jiān)獄學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分類號】:D926.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馮衛(wèi)國;對完善我國出獄人保護制度的思考[J];政法論叢;2003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王志強;對刑滿釋放人員回歸社會狀態(tài)的分析[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2 陳志波;;淺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十個結合”[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05年12期
3 劉兵勇;;論高校學生輔導員的定位及其實現路徑[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06年09期
4 郜火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選擇與運用[J];社會科學家;2006年02期
5 楊愛華;王暉;;發(fā)揮管理育人功能 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6 郜世杰;林慧;闞有林;;踐行科學發(fā)展觀,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7 鄭宏宇;肖楓;;網絡環(huán)境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山東省農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8 賈洛川;論罪犯改造工作的人本觀[J];法治論叢;2004年06期
9 馮惠民,趙杰藝;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探討[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蔡麗華;網絡德育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2 李情;社會整合視閾中的大學意識形態(tài)再生產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蘇如娟;思想政治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發(fā)展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劉e,
本文編號:1538258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538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