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事合同通則》第三人權利制度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16 19:22
在傳統(tǒng)的合同法理論中,合同關系僅拘束合同當事人,非合同當事人既不享有合同權利,也不承擔合同義務,這即是合同相對性原則。締約當事人為自己設定權利義務而訂立的契約效力僅僅及于締約人,無論利益與不利益,均不涉及他人。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市場交易行為日趨多樣化,交易過程連續(xù)性與相互依賴日趨加強,合同關系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涉他效應。第三人權利問題隨之在合同領域產生,第三人地位隨著實踐發(fā)展的需要,逐漸得到合同法的關注和承認。當合同雙方當事人以協(xié)議的方式授予第三人權利時,該第三人即被認為是該合同的受益人,而這一合同也通常被稱為第三人利益合同。 在國際商事合同領域,第三人權利問題主要出現(xiàn)在保險合同和運輸合同中。在旅行社為其顧客而與酒店和航空公司訂立的合同中,通常也會涉及第三人權利問題。大陸法系通常承認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有效性;英美法系在傳統(tǒng)上固守合同相對性原則,對于合同中非當事人不能從合同中取得可訴訟的權利的觀念是牢固的,但隨著美國1932年《第一次合同法重述》以及隨之而來的英國《1999年合同(第三人權利)法案》的出臺,合同相對性原則也受到了挑戰(zhàn)。盡管承認合同當事人可以以協(xié)議的方式授予第三人...
【文章來源】: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第三人權利得失規(guī)則
(一) 第三人權利的取得
(二) 第三人權利的滅失
(三) 小結
二、第三人請求權規(guī)則
(一) 請求權基礎
(二) 請求權內容
(三) 小結
三、第三人利益平衡規(guī)則
(一) 第三人權利的限制
(二) 第三人權利的延伸
(三) 小結
四、《通則》第三人權利制度對我國立法的借鑒意義
(一) 我國相關立法現(xiàn)狀
(二) 《通則》對我國相關立法的啟示
(三) 小結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第三人利益合同研究[J]. 葉金強. 比較法研究. 2001(04)
[2]論涉他契約——兼評合同法第64條、第65條之規(guī)定[J]. 尹田. 法學研究. 2001(01)
[3]論合同的相對性[J]. 王利明. 中國法學. 1996(04)
本文編號:2981389
【文章來源】: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第三人權利得失規(guī)則
(一) 第三人權利的取得
(二) 第三人權利的滅失
(三) 小結
二、第三人請求權規(guī)則
(一) 請求權基礎
(二) 請求權內容
(三) 小結
三、第三人利益平衡規(guī)則
(一) 第三人權利的限制
(二) 第三人權利的延伸
(三) 小結
四、《通則》第三人權利制度對我國立法的借鑒意義
(一) 我國相關立法現(xiàn)狀
(二) 《通則》對我國相關立法的啟示
(三) 小結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第三人利益合同研究[J]. 葉金強. 比較法研究. 2001(04)
[2]論涉他契約——兼評合同法第64條、第65條之規(guī)定[J]. 尹田. 法學研究. 2001(01)
[3]論合同的相對性[J]. 王利明. 中國法學. 1996(04)
本文編號:2981389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falvlunwen/hetongqiyue/2981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