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系列訴訟欺詐案的定性分析及立法思考
發(fā)布時間:2021-03-12 14:15
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以及公眾法律意識的增強,民事訴訟案件呈明顯上升趨勢,訴訟形式與訴訟內(nèi)容也日趨復雜多樣。民事訴訟作為維護公民合法權(quán)益和解決爭議的重要手段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關(guān)注。然而事物皆有兩面性,法律帶給人們公正與效率的同時,也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成為他們攫取非法利益、獲取非法目的的手段,諸如訴訟欺詐。訴訟欺詐案件嚴重地侵犯了訴訟相對方或利害關(guān)系人的合法權(quán)益,浪費原本緊張的訴訟資源的同時,還極大地損害了司法公信力與司法權(quán)威。訴訟欺詐行為雖然具有較大的社會危害性,但在我國現(xiàn)有刑法框架中無法找到與其相對應條款進行有效調(diào)整,理論界對該行為的定性也有較大爭議,從而導致各地法院對該種行為的處理也是千差萬別、大相徑庭。本文從司法實踐中的幾個典型案例出發(fā),重點分析我國刑法理論界對訴訟欺詐行為的定性爭議進行分析,從而闡述增設(shè)訴訟欺詐罪的立法構(gòu)想。文章正文約22816字,共分為四章。第一章:介紹案例以及由案例引出的問題。本章通過介紹司法實踐中系列訴訟欺詐案件,引出關(guān)于訴訟欺詐行為的定性問題及理論之爭。對行為人虛構(gòu)法律事實、偽造或變造證據(jù),利用合法訴訟程序,以謀取不當利益或達到某種非法目...
【文章來源】:蘭州大學甘肅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案例及引出的問題
1.1 案例
1.2 系列案引出的問題
第二章 訴訟欺詐綜述
2.1 概念
2.2 司法現(xiàn)狀
2.3 立法現(xiàn)狀
2.4 成因分析
第三章 訴訟欺詐行為定性分析
3.1 罪與非罪之爭
3.2 此罪與彼罪之爭
3.2.1 對訴訟欺詐定性詐騙罪質(zhì)疑
3.2.2 對訴訟欺詐定性敲詐勒索罪質(zhì)疑
3.2.3 對訴訟欺詐定性搶劫罪質(zhì)疑
3.2.4 對訴訟欺詐定性妨害司法罪質(zhì)疑--兼對最高檢《答復》評析
3.3 訴訟欺詐行為定性筆者之所見
第四章 訴訟欺詐罪的立法構(gòu)想
4.1 設(shè)立訴訟欺詐罪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
4.1.1 設(shè)立訴訟欺詐罪的必要性
4.1.2 設(shè)立訴訟欺詐罪的可行性
4.2 訴訟欺詐罪的立法構(gòu)想
4.2.1 罪名的確立
4.2.2 在刑法分則中歸屬
4.3 罪與非罪的認定
4.4 “著手”以及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的認定
4.4.1 “著手”以及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的認定
4.4.2 犯罪既遂的認定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刑罰的美德——由《論犯罪與刑罰》想到的[J]. 王磊. 法制與經(jīng)濟(下旬刊). 2009(03)
[2]對“虛假訴訟”有關(guān)問題的調(diào)查與思考 以浙江法院防范和查處虛假訴訟的實踐為例[J]. 魏新璋,張軍斌,李燕山. 法律適用. 2009(01)
[3]民事訴訟欺詐與應對策略研究[J]. 李龍. 人民司法. 2006(05)
[4]訴訟欺詐行為定性研究[J]. 吳玉萍.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05(04)
[5]論訴訟欺詐的可罰性及其立法完善[J]. 李翔,黃京平. 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 2004(06)
[6]關(guān)于訴訟欺詐定性的障礙及立法完善[J]. 俞利平,婁永強. 政法學刊. 2004(05)
[7]訴訟欺詐罪立法構(gòu)想[J]. 劉遠,景年紅. 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 2004(02)
[8]論三角詐騙[J]. 張明楷. 法學研究. 2004(02)
[9]增設(shè)民事訴訟欺詐罪的立法思考——從三株質(zhì)量風波案談起[J]. 何澤宏,余輝勝. 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 2003(01)
[10]論訴訟欺詐行為的法律責任[J]. 方福建. 河北法學. 2002(06)
碩士論文
[1]論訴訟欺詐[D]. 曲艷紅.黑龍江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078449
【文章來源】:蘭州大學甘肅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案例及引出的問題
1.1 案例
1.2 系列案引出的問題
第二章 訴訟欺詐綜述
2.1 概念
2.2 司法現(xiàn)狀
2.3 立法現(xiàn)狀
2.4 成因分析
第三章 訴訟欺詐行為定性分析
3.1 罪與非罪之爭
3.2 此罪與彼罪之爭
3.2.1 對訴訟欺詐定性詐騙罪質(zhì)疑
3.2.2 對訴訟欺詐定性敲詐勒索罪質(zhì)疑
3.2.3 對訴訟欺詐定性搶劫罪質(zhì)疑
3.2.4 對訴訟欺詐定性妨害司法罪質(zhì)疑--兼對最高檢《答復》評析
3.3 訴訟欺詐行為定性筆者之所見
第四章 訴訟欺詐罪的立法構(gòu)想
4.1 設(shè)立訴訟欺詐罪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
4.1.1 設(shè)立訴訟欺詐罪的必要性
4.1.2 設(shè)立訴訟欺詐罪的可行性
4.2 訴訟欺詐罪的立法構(gòu)想
4.2.1 罪名的確立
4.2.2 在刑法分則中歸屬
4.3 罪與非罪的認定
4.4 “著手”以及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的認定
4.4.1 “著手”以及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的認定
4.4.2 犯罪既遂的認定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刑罰的美德——由《論犯罪與刑罰》想到的[J]. 王磊. 法制與經(jīng)濟(下旬刊). 2009(03)
[2]對“虛假訴訟”有關(guān)問題的調(diào)查與思考 以浙江法院防范和查處虛假訴訟的實踐為例[J]. 魏新璋,張軍斌,李燕山. 法律適用. 2009(01)
[3]民事訴訟欺詐與應對策略研究[J]. 李龍. 人民司法. 2006(05)
[4]訴訟欺詐行為定性研究[J]. 吳玉萍.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05(04)
[5]論訴訟欺詐的可罰性及其立法完善[J]. 李翔,黃京平. 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 2004(06)
[6]關(guān)于訴訟欺詐定性的障礙及立法完善[J]. 俞利平,婁永強. 政法學刊. 2004(05)
[7]訴訟欺詐罪立法構(gòu)想[J]. 劉遠,景年紅. 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 2004(02)
[8]論三角詐騙[J]. 張明楷. 法學研究. 2004(02)
[9]增設(shè)民事訴訟欺詐罪的立法思考——從三株質(zhì)量風波案談起[J]. 何澤宏,余輝勝. 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 2003(01)
[10]論訴訟欺詐行為的法律責任[J]. 方福建. 河北法學. 2002(06)
碩士論文
[1]論訴訟欺詐[D]. 曲艷紅.黑龍江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078449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falvlunwen/lfsflw/3078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