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690高強鋼焊接H形截面受彎構件的抗彎強度和轉動能力研究
【學位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TU391
【部分圖文】:
圖 1.1 Moon 對波紋腹板的研究[33]Fig. 1.1 Reserch of corrugated web by Moon[33]圖 1.2 Tanaka 對高強鋼組合梁的研究[34]Fig. 1.2 Reserch of high strength steel composite beam by Tanaka[34]
圖 1.2 Tanaka 對高強鋼組合梁的研究[34]Fig. 1.2 Reserch of high strength steel composite beam by Tanaka[34]2010 年以來,各國對高強鋼梁的轉動能力和非彈性屈曲模態(tài)下的承載力表現(xiàn)得更為關注。Lee[35]對連續(xù)跨工字形梁在負彎矩作用下的轉動能力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并引進一個新的參數(shù) α=My/Mp,且分析得到, 在 0.8~0.85 之間梁的轉動性能最佳,而且通過有限元分析了屈服強度達到 680MPa 的高強鋼受彎構件在有側向支撐狀態(tài)下的轉動能力,雖然無論如何,梁的轉動能力 R 都不能達到 3,但是側向支撐布置合理能明顯提高其延性。韓國的 Cheol-HoLee[36]為了確定 AISC 的翼緣局部屈服準則是否可用于名義屈服強度 800MPa 的高強鋼梁,共進行了 16 組高強鋼梁的加載試驗,充分分析了翼緣寬厚比,彎矩梯度,加勁肋和橫向支撐對梁穩(wěn)定性和轉動能力的影響。2012 年 Gioncu[37]提出了一些建議方法,將塑性坍塌機理方法引入到寬翼緣受彎構件的轉動能力計算中。他們描述了在試驗中觀察到的鋼材單元的非彈性變形現(xiàn)象。基于受彎構件局部屈曲模態(tài)形成的塑性區(qū)和屈服線,一些坍塌機制和設計方
圖 1.4 電子散斑布置區(qū)[55Fig. 1.4 Layout of electronic spe1.5 工字型混凝土梁抗剪試驗散t of I-shaped shear-critical prestre意義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李國強;王彥博;陳素文;孫飛飛;;高強度結構鋼研究現(xiàn)狀及其在抗震設防區(qū)應用問題[J];建筑結構學報;2013年01期
2 段蘭;張亮;王春生;鄭麗;;高強度工字鋼梁抗彎性能試驗[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6期
3 施剛;班慧勇;Bijlaard F.S.K.;石永久;王元清;;端部帶約束的超高強度鋼材受壓構件整體穩(wěn)定受力性能[J];土木工程學報;2011年10期
4 高磊;孫宏才;徐關堯;戚亮;;高強鋼薄壁箱形截面梁穩(wěn)定性研究[J];建筑結構;2010年06期
5 聶建國;李紅有;唐亮;;高強鋼-混凝土組合梁受彎性能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2009年02期
6 王春生;宋天詣;馮亞成;徐岳;;高強鋼-混凝土組合梁受力性能分析[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8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石庫(Mehdi Shokouhian);Q460高強度鋼材混合截面鋼梁延性與承載性能研究[D];清華大學;2014年
2 孟利波;數(shù)字散斑相關方法的研究和應用[D];清華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萬瑩茜;基于散斑理論的鋼護筒碼頭構件節(jié)點承載性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6年
2 王賽博;基于試驗的Q460GJ鋼焊接H形梁整體穩(wěn)定性及設計參數(shù)研究[D];重慶大學;2016年
3 葛軍;基于試驗的高強鋼—混凝土組合梁計算理論研究和有限元分析[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郭勇;遠距離數(shù)字散斑相關測量系統(tǒng)的研制與在結構工程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873205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guanlilunwen/chengjian/2873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