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足跡信息模型的產品低碳創(chuàng)新設計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mitigate global warming, low carbon design, which can reduce carbon emission from sour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product design.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composition of decision inform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strategy in the process of low carbon product design, a low carbon design information model of product with carbon footprint is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onnotation of decision information of low carbon design, a dual progressive carbon footprint feature localization method based on product structure tree and detailed design parameters is proposed.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qualitative / semi-quantitative matrix reduced life cycle assessment (streamlined life cycle assessment SLCA) method to screen the key structural units of carbon emissions, and uses weighted correlation graph to locate the key features and design parameters of low-carbon design. Aiming at the contradiction of design parameters, the TRIZ conflict resolution theory i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to achieve the low carbon design goal.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verified by using the hand-held vacuum cleaner as a low carbon innovative design case.
【作者單位】: 四川大學制造科學與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105260)
【分類號】:TB47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兵;王正;朱超;;城市碳足跡定義與計算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11年32期
2 黃文秀;;國內外產品碳足跡評價與碳標簽體系的發(fā)展[J];日用電器;2012年04期
3 馬彩虹;;中國能源碳足跡與植被碳承載力的對比分析[J];生態(tài)經濟;2012年06期
4 馬彩虹;;甘肅省化石能源碳足跡動態(tài)研究[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5 盧俊宇;黃賢金;陳逸;肖瀟;;基于能源消費的中國省級區(qū)域碳足跡時空演變分析[J];地理研究;2013年02期
6 柯水發(fā);趙可可;李彪;劉娟;;近十年北京市主要行業(yè)碳足跡測算分析[J];城市發(fā)展研究;2013年09期
7 曹磊;楊檬;;電子信息、造紙和印刷行業(yè)典型產品碳足跡評價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J];質量與認證;2014年01期
8 ;產品碳足跡核查主任核查員課程(5天)[J];認證技術;2010年08期
9 袁欣梅;黃勝岳;;碳足跡評價九步驟[J];認證技術;2011年10期
10 王君章;方愷;;基于來源多樣性特征的中國電力碳足跡估算[J];電力學報;201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展展;;各國碳足跡評估工作概覽及其啟示[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一卷)[C];2010年
2 王立國;廖為明;黃敏;鄧榮根;;基于終端消費的旅游碳足跡測算[A];第八屆博士生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3 董雪;柯水發(fā);;國內外碳足跡計算方法、評估標準及研究進展[A];綠色經濟與林業(yè)發(fā)展論——第六屆中國林業(yè)技術經濟理論與實踐論壇論文集[C];2012年
4 曹磊;劉尊文;岳文淙;;中國產品碳足跡評價制度設計初探[A];2013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四卷)[C];2013年
5 鄭凱;陳學淵;韋文珊;吳永常;;農村社區(qū)碳足跡的內涵與計算方法研究[A];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3年?2013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一)[C];2013年
6 梁淳淳;宋燕唐;云鷺;;產品碳足跡標準化研究[A];市場踐行標準化——第十一屆中國標準化論壇論文集[C];2014年
7 李志強;劉春梅;;碳足跡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中部六省的實證[A];2009年南昌大學中國中部經濟發(fā)展研究中心學術年會暨“貫徹國務院《促進中部地區(qū)崛起規(guī)劃》”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碳足跡與碳標簽[A];江蘇紡織學會通訊(總第127期)[C];2011年
9 趙先貴;肖玲;郝高建;高利峰;戴兵;;陜西省銅川市碳足跡動態(tài)分析[A];2013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13年
10 李志強;劉春梅;;碳足跡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中部六省的實證[A];第六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石琨;“碳足跡”計算該信誰[N];文匯報;2009年
2 記者 高天宇;專家:碳足跡標準不權威[N];國際商報;2010年
3 記者 張麗娜;油墨企業(yè)降低能耗減控碳足跡[N];消費日報;2010年
4 鄭平;大學生用行為藝術宣傳“碳足跡”[N];科技日報;2008年
5 資深媒體人士 林益楷;讓“碳足跡”更加透明化[N];中國能源報;2010年
6 特約編譯 王晉;新西蘭葡萄酒企業(yè)率先標明碳足跡[N];華夏酒報;2010年
7 青石;碳足跡標準將制約石材出口[N];中國建材報;2011年
8 楊威;新民科技成為 吳江首批“碳足跡”認證企業(yè)[N];中國紡織報;2011年
9 記者 羅暉;中糧兩產品獲碳足跡盤查第三方國際認證[N];科技日報;2012年
10 本報記者 蘇南;碳足跡盤查仍處初級階段[N];中國能源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徐中岳;從單元操作角度研究不同凍結和凍藏方式對豬肉碳足跡和質量的影響[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2 閆明;農業(yè)生產碳足跡及氮肥去向的計量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5年
3 林濤;天津市能源消耗碳足跡影響因素研究[D];天津大學;2013年
4 馮超;城市框架內的碳足跡量化方法及影響因素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5 程永宏;碳排放政策下供應鏈定價與產品碳足跡決策及協(xié)調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6 田慎重;基于長期耕作和秸稈還田的農田土壤碳庫演變、固碳減排潛力和碳足跡分析[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華艷;洪澤湖濕地生態(tài)旅游碳足跡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5年
2 梁修如;我國出口谷物產品的碳足跡分析[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5年
3 方蕾;基于生命周期理論的船舶碳足跡研究[D];寧波大學;2015年
4 朱捷;松嫩平原旱作農田土壤CO_2排放規(guī)律及碳足跡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15年
5 肖圣杰;中國30省市碳足跡測算及影響因素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5年
6 周鵬飛;碳足跡評估對竹產品企業(yè)的潛在影響及策略選擇[D];浙江農林大學;2015年
7 謝櫨樂;基于灌溉效益和碳足跡的河北省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5年
8 薛景潔;河南省旅游碳足跡測算及影響因素研究[D];燕山大學;2015年
9 江永楷;中國各地區(qū)及工業(yè)行業(yè)水-碳足跡核算及情景模擬研究[D];清華大學;2015年
10 徐延菊;基于碳足跡視角的安徽省種植業(yè)低碳化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173737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173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