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敦煌西域文獻《喪禮服制度》寫本殘卷考索
發(fā)布時間:2018-06-25 13:05
本文選題:唐代 + 喪禮服制度 ; 參考:《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摘要】:敦煌法藏文獻《喪禮服制度》寫本殘卷內容多本唐人杜佑新制《唐禮圖》,該卷是研治唐代《喪服圖》的存世罕見的重要文本,尤其是杜佑撰《唐禮圖》十五卷,今不詳,唯見于此殘卷。文章結合相關禮書對殘卷內容及杜佑禮圖之作進行考釋,認為殘卷有部分錯誤,然《喪禮圖》內容較之前代有不少創(chuàng)新之處,又杜佑《唐禮圖》為禮學史上的創(chuàng)新之作。
[Abstract]:Dunhuang Law Collection document "the system of mourning clothes" contains many copies of Tang Dynasty du Youxin system < Tang Li-tu]. This volume is an important text rarely seen in the existence of the Tang Dynasty, especially when du you wrote 15 volumes of "Tang Li Tu", which is not known today. Only in this remnant. Based on the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contents of the remnant volume and du Youli's pictures, the article considers that there are some mistakes in the residual volume, but the contents of funeral pictures are much more innovative than those of the previous generations, and du you's "Tang Li Tu" is an innovative work in the history of ritual studies.
【作者單位】: 西安科技大學人文與外國語學院;
【基金】:2013年度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歷代禮圖文獻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號:13YJCZH139
【分類號】:TS941.1;K892.2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副島一郎;從“禮樂”到“仁義”──中唐儒學的演變趨向[J];學術月刊;1999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寧莉莉;王傳明;;精怪與人的兩性關系及變遷——以《搜神記》、《搜神后記》、《玄怪錄》、《宣室志》、《獨異志》為例[J];蒲松齡研究;2011年03期
2 劉芳池;孟美菊;;武威漢簡《儀禮》與傳世《儀禮》異詞分類研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8期
3 吳樹勤;;先秦儒家的親情原則和道德原則的特色——以與喪服服敘制度相關聯(lián)的“親親”和“尊尊”思想為視角[J];保定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1期
4 蕭世民;漢代標點符號考略[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5 金眉;;日本對唐代服制的繼受與變通[J];比較法研究;2007年01期
6 吳樹勤;先秦儒家“親親”和“尊尊”思想的特色——以文獻所記載的喪服服敘制度為視角[J];重慶社會科學;2005年01期
7 劉喜珍;;論傳統(tǒng)喪葬制度的倫理根基及其倫理意涵[J];船山學刊;2009年01期
8 李莎;;論漢代喪禮中的以禮入法現象[J];東岳論叢;2007年04期
9 曾曉梅;;釋“,
本文編號:2066029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06602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