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義法與篤師說:桐城文派傳衍初期的不同傾向
發(fā)布時間:2018-05-22 13:47
本文選題:桐城文派 + 姚鼐 ; 參考:《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6期
【摘要】:姚鼐古文理論不盡主于義法,其標舉桐城文統(tǒng)亦有學術、文章兩層意涵,因而姚門弟子對桐城文章的闡揚各有側重,這也造成桐城文派傳衍的復雜情形。吳德旋囿于義法,以歸、姚為正體,走上偏狹一路。陳用光申發(fā)姚氏兼重義理、考據(jù)、辭章之說,以學助文,持平漢宋,古文理論更加通達。這兩種傾向共同作用,使古文正統(tǒng)漸歸桐城,同時異趣者亦被排除在外,其與陽湖文派之互動最為著例。在這一過程中,桐城文派的學術色彩逐漸剝落,而文學流派特征愈發(fā)顯著,此間可見文學流派傳衍的不同面向,以及文學史"過程"的豐富意涵。
[Abstract]:Yao Ming ' s theory of ancient prose is not the subject of the justice law , and it is also an academic and scientific article in Tongcheng , which is the complicated situation of Tongcheng ' s transmission and reproduction .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I209
【相似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鄭美花;陳用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922336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gudaiwenxuelunwen/1922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