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背景、學業(yè)表現(xiàn)與研究生教育機會獲得
發(fā)布時間:2021-04-11 17:00
隨著高校畢業(yè)生數(shù)量的逐年攀升和經濟發(fā)展對高端人才需求的增長,越來越多的本科畢業(yè)生選擇繼續(xù)接受研究生教育以提高自己在勞動力市場中的競爭優(yōu)勢。本文對首都大學生成長追蹤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了實證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2010年和2012年畢業(yè)于北京高校的本科生中,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選擇了繼續(xù)接受研究生教育,而且讀研學生的家庭背景和學業(yè)表現(xiàn)都要顯著地優(yōu)于畢業(yè)后直接就業(yè)的學生。進一步的分析表明,在國內研究生教育機會獲得中,家庭背景變量基本上是通過影響本科就讀高校的類型和學業(yè)表現(xiàn)來發(fā)揮作用的,而比較海外留學與國內讀研這兩種選擇,本科就讀學校類型和學業(yè)表現(xiàn)對此并沒有顯著的影響,主要是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在起作用。上述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當前中國的研究生教育招生和培養(yǎng)工作具有重要的政策意涵。
【文章來源】:社會. 2016,36(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24 頁
【部分圖文】:
圖1:學習成績與家庭收入對讀研概率的邊際影響(95%置信區(qū)間)
圖1進一步展示了家庭收入對讀研概率的邊際影響是如何隨著學習成績而變化的。隨著學習成績的提高,家庭收入對研究生教育機會的邊際影響呈下降趨勢。即研究假設3部分地得到了支持,家庭收入對研究生教育機會的影響會隨著大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而降低。圖1:學習成績與家庭收入對讀研概率的邊際影響(95%置信區(qū)間)(三)父母社會經濟地位對國內讀研與海外留學的影響近年來,出國留學已經成為一個相對平民的話題,海外留學成為大學生繼升學、就業(yè)之后的第三條出路。在本研究的樣本中,有9.6%的大學畢業(yè)生選擇去海外接受研究生教育,而在所有去海外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學生當中,約有83%的學生選擇去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繼續(xù)攻讀研究生學位。表7匯報了首都大學畢業(yè)生選擇工作、國內讀研、海外留學的多分類logit估計結果。模型1為簡化模型用來檢驗父母社會經濟地位的總影響,模型2為全模型用來檢驗控制了學業(yè)成就后,父母社會經濟地位的直接影響。統(tǒng)計結果表明,在控制了學校類型和學業(yè)表現(xiàn)后,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對于選擇國內讀研還是直接工作而言并沒有顯著的影響。這說明在國內研究生教育機會的獲得中,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基本上是通過影響本科就讀學校類型和學業(yè)表現(xiàn)來影響子女的研究生教育機會獲得。與國內讀研和工作相比,父母社會經濟地位對國內讀研和海外留學之間的選擇具有顯著影響,即使控制了學業(yè)表現(xiàn),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對子女選擇海外留學依然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即父母社會經濟地位越高,子女選擇海外讀研的概率越高,這說明接受研究生教育的相對成本越高,父母社會經濟地位的作用就越大,即研究假設4得到了支持。·102·社會·2016·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Logistic模型的系數(shù)比較問題及解決策略:一個綜述[J]. 洪巖璧. 社會. 2015(04)
[2]中國城鄉(xiāng)居民的教育機會不平等及其演變(1978—2008)[J]. 吳愈曉. 中國社會科學. 2013(03)
[3]高等教育擴張與教育機會不平等——高校擴招的平等化效應考查[J]. 李春玲. 社會學研究. 2010(03)
[4]擴招后我國研究生入學選擇的實證研究[J]. 鮑威,張倩. 復旦教育論壇. 2009(05)
[5]1990-2000年中國的經濟轉型、學校擴招和教育不平等[J]. 吳曉剛. 社會. 2009(05)
[6]中國基礎教育領域中的機會不平等及其變化[J]. 劉精明. 中國社會科學. 2008(05)
[7]我國研究生教育發(fā)展的支撐條件與環(huán)境分析[J]. 趙偉,袁本濤,王孫禺.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03)
[8]制度變遷與教育不平等的產生機制——中國城市子女的教育獲得(1966—2003)[J]. 李煜. 中國社會科學. 2006(04)
[9]高等教育入學機會:擴大之中的階層差距[J]. 楊東平.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06(01)
本文編號:3131625
【文章來源】:社會. 2016,36(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24 頁
【部分圖文】:
圖1:學習成績與家庭收入對讀研概率的邊際影響(95%置信區(qū)間)
圖1進一步展示了家庭收入對讀研概率的邊際影響是如何隨著學習成績而變化的。隨著學習成績的提高,家庭收入對研究生教育機會的邊際影響呈下降趨勢。即研究假設3部分地得到了支持,家庭收入對研究生教育機會的影響會隨著大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而降低。圖1:學習成績與家庭收入對讀研概率的邊際影響(95%置信區(qū)間)(三)父母社會經濟地位對國內讀研與海外留學的影響近年來,出國留學已經成為一個相對平民的話題,海外留學成為大學生繼升學、就業(yè)之后的第三條出路。在本研究的樣本中,有9.6%的大學畢業(yè)生選擇去海外接受研究生教育,而在所有去海外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學生當中,約有83%的學生選擇去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繼續(xù)攻讀研究生學位。表7匯報了首都大學畢業(yè)生選擇工作、國內讀研、海外留學的多分類logit估計結果。模型1為簡化模型用來檢驗父母社會經濟地位的總影響,模型2為全模型用來檢驗控制了學業(yè)成就后,父母社會經濟地位的直接影響。統(tǒng)計結果表明,在控制了學校類型和學業(yè)表現(xiàn)后,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對于選擇國內讀研還是直接工作而言并沒有顯著的影響。這說明在國內研究生教育機會的獲得中,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基本上是通過影響本科就讀學校類型和學業(yè)表現(xiàn)來影響子女的研究生教育機會獲得。與國內讀研和工作相比,父母社會經濟地位對國內讀研和海外留學之間的選擇具有顯著影響,即使控制了學業(yè)表現(xiàn),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對子女選擇海外留學依然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即父母社會經濟地位越高,子女選擇海外讀研的概率越高,這說明接受研究生教育的相對成本越高,父母社會經濟地位的作用就越大,即研究假設4得到了支持。·102·社會·2016·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Logistic模型的系數(shù)比較問題及解決策略:一個綜述[J]. 洪巖璧. 社會. 2015(04)
[2]中國城鄉(xiāng)居民的教育機會不平等及其演變(1978—2008)[J]. 吳愈曉. 中國社會科學. 2013(03)
[3]高等教育擴張與教育機會不平等——高校擴招的平等化效應考查[J]. 李春玲. 社會學研究. 2010(03)
[4]擴招后我國研究生入學選擇的實證研究[J]. 鮑威,張倩. 復旦教育論壇. 2009(05)
[5]1990-2000年中國的經濟轉型、學校擴招和教育不平等[J]. 吳曉剛. 社會. 2009(05)
[6]中國基礎教育領域中的機會不平等及其變化[J]. 劉精明. 中國社會科學. 2008(05)
[7]我國研究生教育發(fā)展的支撐條件與環(huán)境分析[J]. 趙偉,袁本濤,王孫禺.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03)
[8]制度變遷與教育不平等的產生機制——中國城市子女的教育獲得(1966—2003)[J]. 李煜. 中國社會科學. 2006(04)
[9]高等教育入學機會:擴大之中的階層差距[J]. 楊東平.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06(01)
本文編號:3131625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13162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