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視化”背景下課堂知識的視覺表現探討
發(fā)布時間:2024-05-17 11:50
知識可視化是一種應用圖形、圖表和圖像等高度概括方式來高效獲取知識、表現知識的知識管理和展示手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對知識接受者認知背景進行個性化設置的主觀意識,充分考慮知識的類別和特點,借助圖形符號建立不同知識信息之間的結構關系,強化知識形式的可接受性、相關性和全面性,賦予知識內容的關鍵性意義,體現知識呈現的基本思路和理念,增加其作用于學生的感官體驗,利用可視化促進知識的轉移、共享和創(chuàng)造,保留對不確定性知識的探討空間,釋放學生的情感、直覺和想象,完成對復雜性知識的系統(tǒng)性簡化。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一、發(fā)揮“可視化”的知識信息分類和序列化組織功能
(一) 知識信息分類:針對學生認知效率的個性化設置
(二) 知識序列化組織:“可視化”誤用的功能性識別方式
二、建立“先形式、后內容、再效用”的知識視覺設計
(一) 先形式:借助圖形符號建立知識信息的結構關系
(二) 后內容:賦予知識視覺表征的關鍵性意義
(三) 再效果:知識可視化作用于認知對象的感官體驗
三、形成“可視化”對不確定和復雜性知識的表述優(yōu)勢
(一) 促進知識轉移、共享和創(chuàng)造的隱性知識生產
(二) “可視化”對復雜性知識的系統(tǒng)性簡化方式
本文編號:3975553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一、發(fā)揮“可視化”的知識信息分類和序列化組織功能
(一) 知識信息分類:針對學生認知效率的個性化設置
(二) 知識序列化組織:“可視化”誤用的功能性識別方式
二、建立“先形式、后內容、再效用”的知識視覺設計
(一) 先形式:借助圖形符號建立知識信息的結構關系
(二) 后內容:賦予知識視覺表征的關鍵性意義
(三) 再效果:知識可視化作用于認知對象的感官體驗
三、形成“可視化”對不確定和復雜性知識的表述優(yōu)勢
(一) 促進知識轉移、共享和創(chuàng)造的隱性知識生產
(二) “可視化”對復雜性知識的系統(tǒng)性簡化方式
本文編號:3975553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jiaoyulunwen/jsxd/3975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