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對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15 11:38
大學新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點人群,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為其今后的大學生活起到“基礎免疫”的作用。為新入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水平的測試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研究選擇了某工科院校從2005至2008年四年的新生心理健康測試數(shù)據(jù)進行研究,研究四年間大學生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差異;選取2006級的一部分學生進行跟蹤研究,了解他們畢業(yè)時與進校時的心理健康水平差異;選取部分特殊學生群體了解其心理健康的測查指標及其變化規(guī)律。論文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05-08級大學生心理健康情況分析。在這一部分,分析了四屆大學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狀況,并對其人口學變量的差異進行研究。 第二部分:特殊學生群體心理健康情況分析。在這一部分,選擇了因學業(yè)問題而退學的學生、保研學生、獲獎學生。在論文中分別就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差異進行了解,以確定相關的指標。 第三部分: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追蹤研究。選擇部分2006級學生,針對他們在大一與在大四的心理健康水平進行縱項比較,了解作為新生與畢業(yè)生身份心理健康水平的變化。 結論: 學生總體情況良好,學生工作的重點應該更多的關注特殊群體: (1)心理健康的量表中抑郁癥D、偏執(zhí)狂PA、社會內向SI等三個指標有比較好的預測功能。 (2)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異不顯著。 (3)文理(工)科學生之間也在某些MMPI指標上有顯著的差異。 (4)大四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明顯好于大一新生。 (5)特殊群體學生和普通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相比有差異。
【學位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0
【中圖分類】:B844.2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意義及其現(xiàn)狀
1.2 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有關理論
1.2.1 精神分析理論對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
1.2.2 行為主義理論對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
1.2.3 人本主義理論對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
1.2.4 認知心理理論對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
1.3 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概念、標準及其影響因素
1.3.1 大學生心理健康標準
1.3.2 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
1.4 主要研究方法和工具
1.4.1 MMPI臨床量表介紹
1.4.2 MMPI量表的發(fā)展及應用
1.5 研究目的與研究工具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依據(jù)
1.5.3 研究工具
1.5.4 研究方法
1.6 本論文的選題和研究內容
第二章 05至08級大學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研究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工具
2.3 研究結果
2.3.1 05-08級新生心理健康基本情況分析
2.3.2 05-08級新生心理健康基本情況比較分析
2.3.3 05-08級不同性別新生的心理健康基本分析
2.3.4 05級—08級文理(工)科新生心理健康基本情況分析
第三章 特殊學生群體心理健康情況分析
3.1 研究目的與意義
3.2 研究工具
3.3 退學學生與正常畢業(yè)學生比較
3.3.1 研究對象
3.3.2 結果分析
3.4 保研學生與正常畢業(yè)學生比較
3.4.1 研究對象
3.4.2 結果分析
3.5 優(yōu)秀學生和正常畢業(yè)學生比較
3.5.1 研究對象
3.5.2 結果分析
第四章 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追蹤研究
4.1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4.2 研究對象
4.3 分析結果
第五章 結論和展望
5.1 本文總結
5.2 工作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引證文獻】
本文編號:2842121
【學位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0
【中圖分類】:B844.2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意義及其現(xiàn)狀
1.2 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有關理論
1.2.1 精神分析理論對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
1.2.2 行為主義理論對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
1.2.3 人本主義理論對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
1.2.4 認知心理理論對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
1.3 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概念、標準及其影響因素
1.3.1 大學生心理健康標準
1.3.2 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
1.4 主要研究方法和工具
1.4.1 MMPI臨床量表介紹
1.4.2 MMPI量表的發(fā)展及應用
1.5 研究目的與研究工具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依據(jù)
1.5.3 研究工具
1.5.4 研究方法
1.6 本論文的選題和研究內容
第二章 05至08級大學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研究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工具
2.3 研究結果
2.3.1 05-08級新生心理健康基本情況分析
2.3.2 05-08級新生心理健康基本情況比較分析
2.3.3 05-08級不同性別新生的心理健康基本分析
2.3.4 05級—08級文理(工)科新生心理健康基本情況分析
第三章 特殊學生群體心理健康情況分析
3.1 研究目的與意義
3.2 研究工具
3.3 退學學生與正常畢業(yè)學生比較
3.3.1 研究對象
3.3.2 結果分析
3.4 保研學生與正常畢業(yè)學生比較
3.4.1 研究對象
3.4.2 結果分析
3.5 優(yōu)秀學生和正常畢業(yè)學生比較
3.5.1 研究對象
3.5.2 結果分析
第四章 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追蹤研究
4.1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4.2 研究對象
4.3 分析結果
第五章 結論和展望
5.1 本文總結
5.2 工作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林蕓;大學生自我實現(xiàn)與心理健康相關研究[D];長江大學;2012年
2 萬成利;基于MMPI的大學生人格特征、元認知、學習策略與學習成績的關系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842121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jiaoyulunwen/jykj/28421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