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地方官員變更的經驗證據(jù)
本文關鍵詞:政策不穩(wěn)定性與經濟增長——來自中國地方官員變更的經驗證據(jù),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管理世界》(月刊)
政策不穩(wěn)定性與經濟增長——來自中國地方官員變更的經驗證據(jù)
□楊海生陳少凌羅黨論佘國滿*摘要:以1999~2013年地級市官員變更為樣本,本文實證考察了政策不穩(wěn)定性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1)官員變更所引發(fā)的政策不穩(wěn)定性對經濟增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其中,,不確定性預期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更為突出。(2)官員變更對經濟增長的財政影響總體上要強于其信貸影響,但財政政策渠道傳導的主要是官員短視性政策行為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而信貸政策渠道傳導的則主要是官員變更引發(fā)的政策不確定性預期。(3)經濟增長對官員變更有正向的刺激作用,但經濟增長風險卻是官員晉升體系中的一個負向考核指標。我們還發(fā)現(xiàn),隨著科學發(fā)展觀對官員變更制度中的經濟考核指標的弱化,中國經濟增長中的政策因素和政策風險顯著減弱。
關鍵詞:地方官員變更政策不穩(wěn)定性經濟增長GARCH-in-Mean模型
一、引言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內外研究發(fā)現(xiàn),官員變更導致的政策不穩(wěn)定性對一國的宏觀經濟增長有顯著的負面影響(Barro,1991;Alesina&Rodrik,1994;Jones&Olken,2005)。以美國為例,由Baker等(2013)創(chuàng)造的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shù)(EconomicPolicyUncertainty/EPUIn?dex)顯示,激烈的總統(tǒng)選舉(多為執(zhí)政黨陣營轉換時)對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影響絲毫不遜色于重大的危機事件,且這種由政權更迭帶來的政策不穩(wěn)定在近期更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如圖1所示,2012年的美國大選使得當年下半年的政策不確定性大大高于過去25年,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選舉雙方對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廣的監(jiān)管計劃——奧巴馬醫(yī)改方案(Obamacare)——所持的針鋒相對立場①,以及對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財政懸崖(fiscalcliff)無望的拉鋸戰(zhàn),致使這個世界最大經濟體從上到下都充滿了對政策穩(wěn)定性的質疑。
資本市場對這一事
件的反應最為直接,大
選第二天紐約股市三大
股指跌幅均超過2%,藍
籌道瓊斯指數(shù)和大盤標
準普爾指數(shù)也均創(chuàng)下3
個月低點,國際油價更
是重挫超過4%;據(jù)當時
超黨派的國會預算辦公
室(CongressionalBud?
圖1美國經濟政策不確定指數(shù)(EPUIndex):1985年1月~2013年3
月
數(shù)據(jù)來源:Baker,Bloom&Davis,2013,MeasuringEconomicPolicyUncertainty,Stanfordmimeo。
*文章感謝廣東省軟科學項目(項目批準號:2012B070300029)、中山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以及暨南大學應用經濟學科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項目編號:2013005)的資助,特此致謝。陳少凌為本文通訊作者。文責自負。
-13-
Word文檔免費下載:政策不穩(wěn)定性與經濟增長_來自中國地方官員變更的經驗證據(jù)_楊海生 (下載1-18頁,共18頁)
本文關鍵詞:政策不穩(wěn)定性與經濟增長——來自中國地方官員變更的經驗證據(jù),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64067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jingjifazhanlunwen/64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