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統(tǒng)計學原理的瀝青老化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15 20:22
伴隨著公路的快速發(fā)展,瀝青路面憑借自身的行車舒適性和優(yōu)越性能,已經(jīng)廣泛的應用在中高等級公路和城市道路中,與此同時,瀝青作為一種高分子材料,在瀝青路面使用過程中非常容易發(fā)生老化,會導致坑槽、裂縫等一系列瀝青路面病害,影響路面的耐久性。因此,開展瀝青抗老化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目前對瀝青老化的研究往往基于某個或者某幾個瀝青樣本進行的,數(shù)據(jù)具有很大的片面性,缺乏對比分析和研究。本文基于統(tǒng)計學原理對18種典型瀝青的基本性能、抗老化性能和組成結構進行了統(tǒng)計學分析,得出了瀝青的抗老化性能與瀝青來源(油源)之間的關系;采用化學計量學手段建立了瀝青的基本性能、抗老化性能和組成結構之間的關聯(lián)關系;同時,基于ATR-FTIR和指紋鑒別技術,建立了快速鑒別和評測瀝青抗老化性能(油源歸屬)的方法。對18種瀝青樣本老化前后的針入度、軟化點、延度、60℃動力粘度、135℃布氏粘度、閃點等物理性能進行了表征,并計算得到了軟化點增量、針入度比、延度比、粘度比、質量損失、針入度指數(shù)等指標,將這些指標與閃點作為瀝青抗老化性能的評價指標。對18種瀝青樣本的抗老化性能進行了主成分分析、聚類分析、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和線性判...
【文章來源】:山東建筑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薄膜老化烘箱
圖 2.2 碎石圖示,前兩個主成分的特征值很大,顯示出陡峭的連接線,這意味著前兩解釋做出了很大貢獻。如表 2.6 所示,前兩個主成分的特征值(λ)大提取兩個主成分,其中提取的主成分的累積方差貢獻率為 74.10%。這表包含有關瀝青抗老化性能的大部分信息。表 2.7 主分量分析旋轉分量載荷矩陣指標 PCA1PCA2閃點 -0.812 0.063針入度指數(shù) 0.310 0.816質量損失 0.929 -0.091延度比 10℃ -0.208 0.848
山東建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閃點表現(xiàn)出大的負負荷值,這意味著閃點越低,質量損失和動力粘度比的變化的抗老化性能越差。第二主成分 PCA2主要綜合了針入度指數(shù)和延度比的信息為 27.16%,針入度指數(shù)和延度比在第二主成分中表現(xiàn)出較大的正負荷。結果針入度指數(shù)和延度比變化越大,瀝青的抗老化性能越差。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衰減全反射紅外光譜技術的水在瀝青中擴散過程研究[J]. 魏定邦,李曉民,何孝萬,王起才,李波. 建筑材料學報. 2019(01)
[2]不同老化狀態(tài)下SBS改性瀝青的低溫性能分析[J]. 董文龍,關維陽,黃衛(wèi)東. 建筑材料學報. 2018(02)
[3]瀝青組成結構對瀝青表面能的影響研究[J]. 趙品暉,韓科超,時敬濤,畢飛,高東興,張澤宇,楊子喬. 山東建筑大學學報. 2017(05)
[4]SBS改性瀝青超熱老化機理及疲勞特性[J]. 王民,李璐,梁乃興,郝增恒.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2017(04)
[5]老化瀝青納米尺度微觀特性及其官能團性能[J]. 劉奔,沈菊男,石鵬程. 公路交通科技. 2016(02)
[6]基于主成分與聚類分析的蘋果加工品質評價[J]. 公麗艷,孟憲軍,劉乃僑,畢金峰.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14(13)
[7]SBS改性瀝青老化與再生機理的紅外光譜[J]. 陳靜云,邱隆亮. 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05)
[8]基于FTIR的SBS改性瀝青老化特性分析[J]. 趙永利,顧凡,黃曉明. 建筑材料學報. 2011(05)
[9]SBS改性瀝青老化后的動態(tài)力學性能[J]. 陳華鑫,周燕,王秉綱. 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1)
[10]SBS和SEBS改性瀝青及混合料抗老化性能[J]. 錢春香,解建光,王鴻博. 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6)
碩士論文
[1]道路瀝青老化行為與機理研究[D]. 栗培龍.長安大學 2007
本文編號:2918853
【文章來源】:山東建筑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薄膜老化烘箱
圖 2.2 碎石圖示,前兩個主成分的特征值很大,顯示出陡峭的連接線,這意味著前兩解釋做出了很大貢獻。如表 2.6 所示,前兩個主成分的特征值(λ)大提取兩個主成分,其中提取的主成分的累積方差貢獻率為 74.10%。這表包含有關瀝青抗老化性能的大部分信息。表 2.7 主分量分析旋轉分量載荷矩陣指標 PCA1PCA2閃點 -0.812 0.063針入度指數(shù) 0.310 0.816質量損失 0.929 -0.091延度比 10℃ -0.208 0.848
山東建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閃點表現(xiàn)出大的負負荷值,這意味著閃點越低,質量損失和動力粘度比的變化的抗老化性能越差。第二主成分 PCA2主要綜合了針入度指數(shù)和延度比的信息為 27.16%,針入度指數(shù)和延度比在第二主成分中表現(xiàn)出較大的正負荷。結果針入度指數(shù)和延度比變化越大,瀝青的抗老化性能越差。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衰減全反射紅外光譜技術的水在瀝青中擴散過程研究[J]. 魏定邦,李曉民,何孝萬,王起才,李波. 建筑材料學報. 2019(01)
[2]不同老化狀態(tài)下SBS改性瀝青的低溫性能分析[J]. 董文龍,關維陽,黃衛(wèi)東. 建筑材料學報. 2018(02)
[3]瀝青組成結構對瀝青表面能的影響研究[J]. 趙品暉,韓科超,時敬濤,畢飛,高東興,張澤宇,楊子喬. 山東建筑大學學報. 2017(05)
[4]SBS改性瀝青超熱老化機理及疲勞特性[J]. 王民,李璐,梁乃興,郝增恒.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2017(04)
[5]老化瀝青納米尺度微觀特性及其官能團性能[J]. 劉奔,沈菊男,石鵬程. 公路交通科技. 2016(02)
[6]基于主成分與聚類分析的蘋果加工品質評價[J]. 公麗艷,孟憲軍,劉乃僑,畢金峰.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14(13)
[7]SBS改性瀝青老化與再生機理的紅外光譜[J]. 陳靜云,邱隆亮. 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05)
[8]基于FTIR的SBS改性瀝青老化特性分析[J]. 趙永利,顧凡,黃曉明. 建筑材料學報. 2011(05)
[9]SBS改性瀝青老化后的動態(tài)力學性能[J]. 陳華鑫,周燕,王秉綱. 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1)
[10]SBS和SEBS改性瀝青及混合料抗老化性能[J]. 錢春香,解建光,王鴻博. 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6)
碩士論文
[1]道路瀝青老化行為與機理研究[D]. 栗培龍.長安大學 2007
本文編號:2918853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918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