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雞GHRHR-v1基因克隆及組織表達譜研究
本文選題:藏雞 切入點:GHRHR-v 出處:《中國家禽》2017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為分析生長激素釋放激素受體剪接突變體(GHRHR-v1)基因結構及在各個組織中表達水平在藏雞生長發(fā)育中的特性,以150日齡藏雞為研究對象,利用RT-PCR技術克隆藏雞GHRHR-v1基因并進行序列測定,采用q PCR技術檢測GHRHR-v1基因在藏雞不同組織中的表達水平,從而構建該基因的組織表達譜。結果表明:GHRHR-v1基因序列長度為1 279 bp,其中開放閱讀框長度為1 260 bp,編碼419個氨基酸,藏雞與雞GHRHR-v1基因(登錄號為DQ230840)核苷酸的同源性為99.76%,預測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為100%,兩者親緣關系最近。組織表達譜結果表明,GHRHR-v1基因在藏雞心臟、肝臟、脾臟、肺臟、腎臟、胸肌、腿肌、下丘腦和垂體中均有表達,在垂體中表達水平最高,高表達組織為心臟、肝臟、脾臟和肺臟,低表達組織為腎臟、胸肌、腿肌和下丘腦,說明GHRHR-v1基因的表達主要集中于垂體。該結果為進一步研究藏雞下丘腦-垂體生長軸上相關候選基因對生長發(fā)育的調控及藏雞的選育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Abstract]:In order to analyze the gene structure of growth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splicing mutant (GHRHR-v1) and its expression level in various tissues, 150 days old Tibetan chickens were studied. The GHRHR-v1 gene of Tibetan chicken was cloned by RT-PCR and sequence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GHRHR-v1 gene in different tissues of Tibetan chicken was detected by Q PCR techniq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ngth of the gene was 1 279 BP, and the open reading frame length was 1 260 BP, encoding 419 amino acids. The homology of nucleotide sequence of GHRHR-v1 gene (accession number DQ230840) was 99.76 and predicted amino acid sequence was 100. The result of tissue expression profile showed that GHR-v1 gene was present in heart, liver, spleen, lung, kidney, chest muscle of Tibetan chicken.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leg muscle, hypothalamus and pituitary gland was the highest, the high expression tissues were heart, liver, spleen and lung, and the low expression tissues were kidney, chest muscle, leg muscle and hypothalamus. The results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on the regulation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by candidate genes on the hypothalamus-pituitary axis of Tibetan chickens and the breeding of Tibetan chickens.
【作者單位】: 西南民族大學青藏高原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6NYZ0043) 西南民族大學研究生學位點建設項目(CX2017SZ031)
【分類號】:S83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馬雪英;陳裕祥;參木有;普布;扎西次仁;格桑次仁;;藏雞生長發(fā)育及產肉性能研究[J];西藏科技;2015年02期
2 胡艷;徐文娟;劉宏祥;宋衛(wèi)濤;宋遲;陶志云;單艷菊;李慧芳;;鴨發(fā)育早期下丘腦-垂體生長軸相關基因mRNA的表達特異性分析[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3年1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王志敏;徐亞歐;林亞秋;楊磊;徐瓏洋;王英明;;藏雞GHRHR-v1基因克隆及組織表達譜研究[J];中國家禽;2017年10期
2 劉宏祥;宋衛(wèi)濤;胡艷;宋遲;束婧婷;姬改革;李慧芳;;通過生長模型對不同品種鴨體重與胸肌、腿肌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進行比較[J];畜牧獸醫(yī)學報;2016年06期
3 姬改革;朱春紅;陶志云;劉宏祥;宋遲;李慧芳;;鴨胚胸肌成肌細胞IGF-Ⅰ和MSTN基因的表達分析[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2016年01期
4 胡艷;劉宏祥;單艷菊;姬改革;束婧婷;徐文娟;朱春紅;陶志云;李慧芳;;鴨發(fā)育早期骨骼肌異步發(fā)育和IGF-I/MSTN-A mRNA表達的相關性[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6年02期
5 單艷菊;宋遲;束婧婷;劉宏祥;徐文娟;陶志云;胡艷;李慧芳;;鈣調磷酸酶催化亞基A基因(PPP3CA)在不同品種鴨發(fā)育早期肌肉中的表達及其與肌纖維特性的相關性[J];農業(yè)生物技術學報;2015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吳榮富;;推進水禽產業(yè)集聚的路徑研究[J];中國畜牧雜志;2009年24期
2 許盛海;包文斌;黃軍;程金花;束婧婷;陳國宏;;鴨生長激素基因內含子2、3多態(tài)性分析[J];遺傳;2007年04期
3 景棟林;張綺瓊;岑麗莎;謝蝶娟;梁曉妮;;鴨胚胎及其部分內臟器官生長發(fā)育的研究[J];江蘇農業(yè)科學;2007年01期
4 聶慶華,張細權,楊關福;雞生長軸相關基因的研究進展[J];農業(yè)生物技術學報;2003年03期
5 趙茹茜,李四桂,陳偉華,雷治海,陳杰;胚胎及新生期蛋雞和肉雞垂體生長激素基因表達的比較研究[J];畜牧獸醫(yī)學報;2001年01期
6 葛盛芳,趙茹茜,陳偉華,陳杰;紹興蛋鴨和高郵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激素水平的變化[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7 趙茹茜,李四桂;禽類生長軸的發(fā)育及其對生長的調節(jié)[J];畜牧與獸醫(yī);1999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紀素玲,徐業(yè)芬,牛家強;對西藏藏雞保種的建議[J];中國家禽;2001年12期
2 唐曉惠,巴桑,強巴央宗,紀素玲,瓊達,素珍,何瑪麗,李長春,劉榜;影響藏雞孵化率的因素[J];中國家禽;2003年14期
3 劉榜;對藏雞開發(fā)利用的思考[J];中國家禽;2004年18期
4 吳夢玲;楊孔;白雪;張建漂;謝均;趙曉剛;阿則;仁巴;董平;鐵比;代興強;李云南;;四川藏雞品種標準化初步研究[J];西南農業(yè)學報;2011年01期
5 白恒瑋;;藏雞在青海省貴德縣果園林地產業(yè)化經營探析[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年17期
6 魏澤輝,吳常信;藏雞蛋殼通透性與水分散失的關系[J];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7 李瑜鑫;王建洲;徐業(yè)芬;強巴央宗;;高海拔地區(qū)不同飼養(yǎng)方式下藏雞生產性能測定[J];中國家禽;2007年08期
8 周兵;陳仕毅;張珊;朱慶;劉益平;;藏雞林地生態(tài)養(yǎng)殖技術[J];養(yǎng)禽與禽病防治;2009年01期
9 強巴央宗;謝莊;商鵬;李齊發(fā);翟明霞;張浩;;藏雞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基因表達與低氧適應[J];畜牧獸醫(yī)學報;2009年07期
10 翟明霞;強巴央宗;李齊發(fā);商鵬;謝莊;;藏雞群體遺傳關系和遺傳多樣性分析[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彭俊飛;強巴央宗;張浩;鮑海港;凌遙;吳常信;;藏雞內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克隆與胚胎尿囊絨毛膜組織表達[A];中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進展——第十五次全國動物遺傳育種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9年
2 王存芳;苑存忠;張勞;;西藏藏雞的現狀及其保存利用策略的探討[A];家禽研究最新進展——第十一次全國家禽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3年
3 魏澤輝;強巴央宗;李俊英;;藏雞在高原環(huán)境下蛋殼傳導力及胚胎水分代謝的研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04學術年會暨第五屆全國畜牧獸醫(yī)青年科技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4 張浩;強巴央宗;吳常信;凌遙;唐曉惠;;高海拔低氧適應藏雞心肌酶學研究[A];中國家禽業(yè)——機遇與挑戰(zhàn)——第十三次全國家禽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5 凌遙;張浩;馬長偉;;通過脂肪酸分析探索藏雞雜交利用前景[A];中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進展——第十五次全國動物遺傳育種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9年
6 強巴央宗;張浩;商鵬;紀素玲;;藏雞屠宰性能及肉質特性研究[A];中國家禽業(yè)——機遇與挑戰(zhàn)——第十三次全國家禽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7 饒開晴;王愛華;陳煉紅;伍紅;;藏雞與肉雞雞胚關鍵組織中與生長相關基因表達的比較[A];全國動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2年
8 張浩;李俊英;凌遙;;藏雞和低地雞種的生長曲線擬合與雜種優(yōu)勢分析[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04學術年會暨第五屆全國畜牧獸醫(yī)青年科技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9 王存芳;吳常信;張勞;李俊英;;藏雞的體型外貌分析和生長模型擬合的研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04學術年會暨第五屆全國畜牧獸醫(yī)青年科技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10 張浩;強巴央宗;彭俊飛;鮑海港;凌遙;吳常信;;雞內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克隆與胚胎低氧表達分析[A];中國家禽科學研究進展——第十四次全國家禽科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通訊員 南志軍;藏雞養(yǎng)殖 打造品牌贏財富[N];日喀則報;2009年
2 海管局;我州最大藏雞飼養(yǎng)基地建成[N];甘孜日報(漢文);2010年
3 記者 程曉紅;藏雞成為山南群眾致富之寶[N];西藏日報;2003年
4 高玉軍;扎囊縣 藏雞養(yǎng)殖業(yè)形成氣候[N];西藏日報;2004年
5 本報見習記者 余威;自治區(qū)督查調研組在我地督查調研[N];山南報(漢);2006年
6 記者 林敏;米林縣藏雞養(yǎng)殖逐步實現規(guī);痆N];西藏日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徐雪萍 實習生夏玉娟;曲松舉行藏雞養(yǎng)殖基地投產暨雅江礦業(yè)公司授牌儀式[N];山南報(漢);2009年
8 記者 王珊 通訊員 范應雄 唐力;尼木縣 擴大藏雞養(yǎng)殖規(guī)模[N];西藏日報;2010年
9 王琪兒 記者 熊裕華;西藏婦聯 藏雞養(yǎng)殖扶貧項目見成效[N];西藏日報;2010年
10 記者 李國慶;乃東縣發(fā)展藏雞養(yǎng)殖助民增收[N];西藏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強巴央宗;西藏藏雞種質資源特性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8年
2 張浩;藏雞高原低氧適應生理機制及其雜交利用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3 魏澤輝;藏雞高原孵化胚胎氣體交換及生長發(fā)育特點[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4 王存芳;藏雞資源群體的建立及其低氧適應性的分子機制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5 茍瀟;藏雞胚胎低氧適應的血紅蛋白分子機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翟明霞;用微衛(wèi)星標記分析藏雞群體遺傳多樣性和遺傳關系[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8年
2 鐘航;線粒體細胞色素C氧化酶Ⅲ(MT-CO3)基因多態(tài)性與高海拔低氧適應性的關聯性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2年
3 朱志明;藏雞生產性能研究及雞三個基因的分離、SNPs檢測及其與經濟性狀的關聯分析[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6年
4 商鵬;藏雞MHC B-G基因的遺傳多樣性研究[D];西藏大學;2009年
5 李進;藏雞三個生長相關基因多態(tài)性研究暨Slc24a5基因與雞黑色素沉積關系初步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8年
6 嵇寶華;藏雞、茶花雞核型、帶型以及家雞ADSL基因染色體定位研究[D];揚州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557661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557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