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身性視角下的非遺實踐與認同——邊疆布依族個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6-06 00:08
在非遺保護語境下,族群認同與基于日常生活的非遺保護傳承等實踐活動產(chǎn)生了重要關聯(lián)。將反身性作為解讀當下非遺實踐背景下族群認同內(nèi)部差異及結構復雜性的理論視角和分析工具,既契合非遺實踐與族群認同有關主體經(jīng)驗、情感、意義表達的本質(zhì)屬性;也是從遺產(chǎn)實踐者生活經(jīng)驗層面拓展現(xiàn)有族群認同和不同民族跨文化認同研究的一種嘗試。對云南省河口縣橋頭鄉(xiāng)政府非遺保護的建制化過程以及當?shù)夭家雷宓淖迦簝?nèi)外互動、網(wǎng)絡媒介使用三層面的調(diào)查研究說明,非遺實踐既是族群認同內(nèi)部差異和認同結構復雜性的一種表現(xiàn),也是邊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實現(xiàn)跨文化認同的一種途徑,為從非遺實踐角度理解邊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新的視角。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及理論視角
二、布依民族身份的確證與非遺保護相關背景
三、非遺建制化過程中的非遺實踐與族群認同
四、族群互動背景下的非遺實踐與認同
(一)族群內(nèi)部的非遺實踐與認同差異
(二)族群外部的非遺實踐與認同結構的復雜性
五、網(wǎng)絡媒介影響下的非遺實踐與族群認同
結 語
本文編號:3990006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及理論視角
二、布依民族身份的確證與非遺保護相關背景
三、非遺建制化過程中的非遺實踐與族群認同
四、族群互動背景下的非遺實踐與認同
(一)族群內(nèi)部的非遺實踐與認同差異
(二)族群外部的非遺實踐與認同結構的復雜性
五、網(wǎng)絡媒介影響下的非遺實踐與族群認同
結 語
本文編號:3990006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minzufengsulunwen/39900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