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蒙古櫟生物量分配格局與可加性模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5-06-28 00:34
為探討大興安嶺林區(qū)蒙古櫟地上生物量分配模式,并構建可加性生物量模型,采用破壞性取樣法共采集了78株蒙古櫟的干材、樹皮、樹枝和樹葉的生物量,其中31株通過全挖法收集根系生物量,計算地上各組分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比例,分析其隨胸徑的變化趨勢。以胸徑、樹高、冠幅為自變量,探討各組分的最優(yōu)生物模型;采用似乎不相關模型構建地上各組分生物量的可加性模型,采用留一交叉法對模型進行驗證。結果表明,干材占地上生物量的51%;隨胸徑的增加,干材生物量占比較為穩(wěn)定,樹枝生物量占比呈上升趨勢,樹皮和樹葉則相反,根莖比表現(xiàn)為先急、后緩的下降趨勢,均值為0. 36;所有生物量模型均表現(xiàn)出良好的擬合效果(調整決定系數(shù)R2Adj為0. 907~0. 984),采用胸徑為自變量的根系生物量模型擬合效果最佳,基于胸徑和樹高組合變量的干材和樹皮生物量模型可取得較好結果,而以胸徑和冠幅為自變量的樹枝和樹葉生物量模型效果最佳。本研究得出的生物量模型對大興安嶺蒙古櫟生物量的核算具有參考價值。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54134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圖1 樹高-胸徑散點與各徑階樣木分布頻度
根據(jù)蒙古櫟的分布特點和立地條件等,按徑階選取樣木并采用破壞性采樣法測定生物量,胸徑10cm以下的樹木取樣徑階設置為1cm,而10cm以上的樹木設置為2cm,共選擇78株蒙古櫟,全部測定胸徑和冠幅,伐倒后測定樹干長度(樹高),樹高隨胸徑的變化趨勢及各徑階樣木分布情況見圖1。....
圖3 各組分生物量占比隨胸徑的變化趨勢
圖2地上生物量在各組分的分配比例根莖比是樹木根系生物量與地上生物量的比值;陂_展根系生物量采樣的31株樣木可知,根莖比的變動范圍為0.11~0.81,主要集中于0.2~0.5之間,均值和標準差分別為0.36和0.17。樹木較小時,根系生物量所占比例較高,根莖較大時,隨著胸徑的....
圖4 根莖比隨胸徑的變化趨勢
根莖比是樹木根系生物量與地上生物量的比值;陂_展根系生物量采樣的31株樣木可知,根莖比的變動范圍為0.11~0.81,主要集中于0.2~0.5之間,均值和標準差分別為0.36和0.17。樹木較小時,根系生物量所占比例較高,根莖較大時,隨著胸徑的增加,根莖比逐漸減小(圖4)。2.....
圖5 各組分生物量模型殘差
生物量模型在森林資源清查和碳儲量估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作為一種高效率、低成本的無損估計方法,使森林碳匯計量變得更加快捷、簡單[29]。本研究基于似乎不相關模型構建了大興安嶺地區(qū)蒙古櫟的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為該地區(qū)森林生物量和碳庫的準確核算提供了有效手段。圖6各組分生物量....
本文編號:4054134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nykjlw/lylw/40541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